待小荷退下,婉妃缓步回到主座,轻轻端起茶盏,还未饮下,敬嫔便已起身,款步走至她身前。
“娘娘,咱们费尽心思,若最终只换得陛下几句斥责,是否……太不值得了?”她语带几分不甘,眼底隐隐闪着寒光。
婉妃闻言,缓缓抬眸,目光沉静如水,落在敬嫔身上,唇角勾起一抹浅笑,似笑非笑。
“敬嫔这是在埋怨本宫?”她的语气轻柔,语调却透着一丝凉意。
敬嫔听罢微微变色,连忙低眉顺目,道:“臣妾怎敢埋怨娘娘?只是眼下宫中风向未定,我们何不乘机铲除了昭华宫……”
“铲除昭华宫?”
婉妃冷笑一声,放下手中茶盏,清脆声响仿佛敲在敬嫔心头,“顾明凰她身后站着整个顾家,顾家不倒谁敢说能铲除昭华宫?”
她顿了顿,冷冷扫了一眼敬嫔。虽然她与皇帝相识的早,但入宫时日尚短,手中能用之人屈指可数。
若不是看在敬嫔忠心的份上,岂会愿意拉她一把?这等蠢货,根本就是浪费她的心思。
不待敬嫔开口,她话锋一转,忽然问道:
“你可知陛下为何厌弃山茶花?”
敬嫔一愣,随即低声道:“臣妾入宫之后听说山茶花为宫中禁忌,但却不知背后的缘由。”
婉妃轻轻转动手中茶盏,声音低柔却带着莫测:“陛下年少尚在平王府时,曾因思念生母,亲手采了几枝山茶花,托宫中一名内侍送入宫中。
可那内侍心怀叵测,并未将花交到正主手中,反而转送给了宫中另一位得宠嫔妃。”
敬嫔闻言蹙眉:“那……”
婉妃轻叹一声,语调幽幽:“先帝得知后大怒,当即传召陛下进宫质问。那时的陛下不过十几岁,惊惶不知所措。
眼见先帝就要问罪,他的生母赶来救子,当着先帝与陛下的面,硬是将那几枝山茶花——一瓣不剩地吃了下去,只为护住陛下周全。”
敬嫔脸色微变,低声道:“竟有此事……怪不得……”
婉妃收回目光,语气一冷:“自那日起,山茶花便成了陛下心中刺。这么深的刺,可不是几声呵斥就能消除的”
敬嫔眼睛一亮,低声附和:“娘娘英明。”
而这时,那早已退下的小荷,径直赶回永安殿。
虽已是夜深,宫禁森严,但六宫路径她早已熟稔于心。一路迂回穿行,终究顺利回到了永安殿。
主殿幽暗静谧,今夜正是她值夜当值,自无须担心旁人察觉。
她步履轻缓,转入偏殿。
夜风微凉,她手中紧紧攥着那只香包,指节微微泛白。
脑海中反复回荡着宛妃最后那句“帮你找个好人家,给你一个新生”。
这句话,于旁人或许寻常,于她,却像是从未敢奢望的光。
她年幼时,家中尚算殷实,自小未曾吃过什么苦,所以才养成了活泼单纯的性子。
直到家道中落,为了生计,无奈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