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丁家与叶林萧三家之外,宝通城中的赵家与四大家族,以及稍有家资的富户,都因为脱粒机的出现迅速地行动起来。
这也是西疆不少望族富户,都搬家到宝通城的原因之一。
宝通城除了安全之外,还有就是能够及时地获得第一手的消息。
有条件的望族富户,如今都想在脱粒机这件新事物上分得一杯羹。
只不过大多数都是准备做一锤子买卖,打造脱粒机用于售卖。
只有少数人像丁家一样,准备用租赁的方式来实现双赢。
而那些没有匠人,没有条件打造脱粒机的富户,则是想直接找器械坊订购。
只不过器械坊人手不足,只售卖轴瓦。
不过那些富户接受了器械坊的建议之后,则在城中寻找木匠打造。
一时间宝通城中的木匠工价水涨船高。
也有精明的木匠,私下里已经闷头打造木头版的脱粒机。
稻谷脱粒机一下子便成了宝通城中最新的风口。
仅仅两天的时间,城中的西市上就已经出现了木制版的脱粒机售卖。
而且只要出现,就会立马被大户买走,好卖得很。
西疆时报发行的三天之后,西疆四郡主要城市都已经收到当期的西疆时报。
送报员也在有条不紊带着当期报纸地向着各地乡寨送去。
脱粒机这个用于农事的新式机器,通过西疆时报,让大多数西疆百姓都已经知晓。
各地的反应与宝通城都一样,有条件望族富户的都想吃上这一波府衙发送的红利。
脱粒机的大规模推广,让不少木匠都快乐地赚上了一大笔。
也正因如此,许多老百姓觉得手艺人有出路。
一时间纷纷让家中子侄,找木匠拜师学艺的不在少数。
部分木匠也乐得收徒,毕竟收徒不仅要收取拜师礼。
而且徒弟还得白干三年。
这也让木匠的地位,在西疆有着明显的提高。
在当期西疆时报发行的第三天,丁二赶着马拉板车,满怀期待地去了城外。
板车上,放置着三架由丁大和铁匠铺匠人一起打造出来的脱粒机。
丁二赶着板车,前往最近的一个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