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个一人也点头补充道,
“胡神医收的诊金还不贵,我还看到他义诊。”
“那些没有钱的苦命人,也有机会得到他的诊治。”
“他真是天下少有悬壶济世的神医呐!”
周围众人闻言,尽皆点了点头。
“听说那胡神医是咱们县丞唐大人请来县城,造福百姓的杏林高手。”
“你们想想,去年县城打仗的时候,那些受伤的士卒都是送去了济世堂。”
“要是胡神医医术不好的话,县衙又怎么可能如此信任。”
“你们说,对不对?”
“这位兄台说的好有道理。”
草药李这时好奇地问道,“县衙这是又颁布了什么好政令?”
自从吴勉升任宝通县县令以来。
宝通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吏治变得清正廉洁,没有了欺压百姓的恶吏。
吴勉本人被宝通县百姓誉为百年以来最好的父母官。
他执掌的这段时间,所颁布的每一条政令。
无一不是切切实实地有利于百姓,让治下百姓有活干,有钱挣,有饭吃,有地耕。
让不少宝通县百姓在这乱世,竟然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这更是赢得了宝通县百姓,对如今的县衙,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爱戴。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县城中不少百姓都养成了关注县衙公示榜的习惯。
生怕错过了任何一项对自己有利的政策。
“公示的内容,是县衙允许在县城内开设铁匠铺。”
“开设铁匠铺?”老叟不可置信的看着那人。
旁边一个书生模样,这时正侃侃而谈。
此人正是吴知衍昔日在万宝书院的同窗卓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