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要想着进入城去。
再加上城头已经失守,已经有不少北山郡的士卒冲进了城中。
城中到底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城外的人谁都不清楚。
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儿子的安危,吴华就心急如焚。
正好在这个时候,遇上了带着无数百姓而来的唐家寨管事五叔。
吴华去过两次唐家寨,再加上唐云定亲的时候,唐家寨的宗亲都来了县城,对于五叔他当然是认得。
“是啊,这位公子,我们都听你的。”
五叔身旁是李山的父亲,他一脸决然地看向吴华,认真说道。
上郡打县城这件事,如今已经在整个宝通县传开了。
有不少百姓都意识到这件事的结果,将与自己息息相关。
特别是唐家寨周遭十里八乡,就是因为唐家寨的这层关系。
更是明白这个钟的道理。
李山父亲,张成父亲,以及高大山的父亲三人。
这段时间分别在十里八乡不停奔走。
说服了各个村寨的话事人,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聚集了近三千多的男丁。
他们这不仅是要救自己,也是想要帮乡勇队的孩子们减轻压力。
原本就只是一介百姓的他们,哪里懂得打仗的道道,全凭心中一股热血。
如今遇到从外地回来的吴家商队,众人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吴华看着身后这些手拿木矛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以前他从来不敢想象,在县城遭遇围攻的情况下。
会有老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毫不畏惧生死,只为支援被围的县城。
他定了定心神,心中十分清楚。
这三千多百姓,在数万北山郡大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高大山的父亲是一个有些憨厚的农夫。
他手持木矛,看着眼前这个眼圈发黑,神色憔悴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