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纵横末世》
维度混沌深渊临时修复基地的实验室外,十台崭新的“十维混沌转化器”正散发着淡金色的光芒。转化器的主体由十维复合防御材料制成,顶端的“混沌吸收口”呈螺旋状,能主动捕捉周边的混沌能量;侧面的“能量输出管”连接着十维平衡阵的能源传输网络,随时准备将转化后的平衡能量输送至全维度能源库。
高研(技术研发组组长)正带领团队进行最后的调试:“转化器的混沌吸收效率已达100,能量转化纯度999,与十维平衡阵的能源接口完全匹配,随时可以投入实战应用。”他通过跨维度通讯向阿木汇报,屏幕上同步显示着转化器的各项性能数据——在模拟混沌环境中,单台转化器每小时可转化10万单位的混沌能量,相当于金维宇宙一座中型矿脉的日产量。
阿木立刻下令:“将十台转化器分批次安装在混沌漩涡的隔离罩上,第一台由技术研发组现场指导安装,后续由施工队按标准流程操作。同时启动‘转化能量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能量转化与输送情况。”
半小时后,第一台十维混沌转化器被吊装到混沌漩涡的隔离罩顶端。高研亲自操作安装设备,将转化器的混沌吸收口对准漩涡中心,再用十维能量螺栓固定。当转化器启动时,螺旋状的吸收口释放出淡金色的引力场,暗黑色的混沌能量被源源不断地吸入,经过内部的“十维转化核心”后,变成纯净的十维平衡能量,通过输出管流入能源传输网络。
“转化成功!能量纯度符合标准!”监测系统的操作员兴奋地喊道,屏幕上显示转化后的能量正通过跨维度通道,顺利汇入十维平衡阵的能源库。阿木通过全息投影看到这一幕,露出欣慰的笑容:“混沌转化器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封印屏障的能源消耗问题,还为联盟创造了新的能源来源,真是一举两得!”
随着十台转化器全部安装到位,维度混沌深渊的能量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混沌能量的浓度以每天2的速度下降,封印屏障因持续吸收转化器输送的平衡能量,稳定性不断提升,原本需要外部能源支援的修复工作,如今已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能量调配组的金衡在汇报中说:“各维度文明的能源支援压力大幅减轻,我们已将部分盈余能源投入到其他维度的生态建设中,实现了多维度资源的优化配置。”
修复工程也随之进入“终极冲刺阶段”。此时,封印屏障的修复进度已达80,仅剩西侧的“时空裂痕带”与北侧的“混沌侵蚀区”两个高难度区域尚未完成。这两个区域的混沌能量浓度是其他区域的三倍,且伴有强烈的时空扭曲,普通施工方法难以奏效。
封印长期修复委员会召开专项会议,针对两个高难度区域制定“精准攻坚方案”。对于时空裂痕带,时衡提出“时空锚定+分层修复”策略:先在裂痕带周围布置五十个时维空维双能发生器,释放稳定脉冲中和时空扭曲;再由施工队分五层铺设十维复合防御屏障,每层屏障之间注入木维生态能量,增强层间连接的稳定性。
对于混沌侵蚀区,暗衡则设计了“混沌净化+屏障加固”方案:先用十维净化剂对侵蚀区进行全面喷洒,清除表层混沌残留;再安装“双层十维复合屏障”,外层屏障负责吸收混沌能量,内层屏障负责稳定封印结构,两层之间加装十维混沌转化器的分支接口,将吸收的混沌能量实时转化为防御能量。
方案确定后,现场执行组组建了“攻坚突击队”,由凌风担任队长,凌月、金羽、风溪作为核心成员,带领一百名经验丰富的施工队员,分别对两个高难度区域发起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