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而言,曹洪虽为宗室,原本也是没有资本和夏侯惇拍桌子的。
然经过夏侯惇身陷敌营之事,曹洪在其面前的底气也比以往足了许多。
你是丞相兄弟之臣,我也是!
你身为肱股,早相跟随,我也曾散尽家财,让骑献马,用命救过丞相。
有些话,别人不敢说,我曹洪何不敢言?
曹洪的冲动,让夏侯惇看到了当初犯错的自己。
曹洪所虑,亦与其对时局之洞见不谋而合!
夏侯惇原本亦非瞻前顾后之士,只因心中犹惧诸葛亮毒计。
使其陷入了踌躇不决之境。
曹洪似乎看出了夏侯惇的为难,又言道:“将军!某揣度那诸葛孔明,定是觑得将军用兵持重、谨小慎微,是以于新野广积刍粮、大修甲仗,日筑坚垒。其志不在小,实欲以此为楔,直破我宛城要隘!”
夏侯惇自诩为将多年,勇猛无畏。
拔矢啖睛,阵斩敌将,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为谨小慎微!
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
有心反驳,但细细思来,又不得不承认曹洪所言的确在理。
倘若真放任不管,再过数月,那新野荒城可真就成大麻烦了。
这据点得拔,但问题是怎么拔,谁去拔?
曹洪主公请缨,可在夏侯惇看来,他太冲动。
人一旦冲动,就会失去理智的判断。
一旦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就容易着了诸葛亮的道道。
他身为主将,不可使冲动之人行机密要务。
他要做好万全准备!
“子廉勿急,某自会带兵拔除新野,届时汝安守城池,但有差池,必不轻饶。”
曹洪有意争功,朝夏侯惇一抱拳:“将军,你是主帅,自当坐镇,我去即可!”
“既知某是主帅,理当听令行事!某意已决,不可多言!”
话已至此,曹洪纵心有不快,亦当遵循军令。
夏侯惇决定拔除新野后,并没有马上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