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小说

迈腾小说>重生之我是高衙内小说 > 第四十四章 读者来信(第1页)

第四十四章 读者来信(第1页)

作协的工作真的是很清闲。高加林除了学习文件,就是给张姐打一些下手。而且张姐说礼拜二以后就不用来了。下礼拜一再过来,有事再给他通知。高加林这才想起自己搬家的事情,还没有告诉对方呢。连忙告知张姐自己已经搬到市里来住了,还把自己的新地址告诉给她。张姐一看,“咦,这不是小周的房子吗?他租给你还是卖给你?”高加林心中暗想,“这个小城真的不大,有点啥事儿大家都知道。”“我掏钱买下来了,大概收拾一下,刚刚搬家过来。”高加林如实回答。“呵呵,你们作家就是有钱!小周那个房子都卖了一年了,没人买,大家都嫌贵!其实那个房子真的挺不错的。”张姐随便说了几句,高加林也不知道该如何接,总不能说自己就是有钱吧。“还行吧,我也是觉得那个房子挺好的,可以省下修缮的麻烦,所以就直接买下了。”高加林含糊着说了说。“好好写作吧!说到根本,作家还是靠作品来发话!多少比你资历深得多的都没进来,还不是因为你那篇《涌泉》太有分量了,都惊动了中央!要不是你实在年轻,弄不好都能进省作协!加油,张姐我看好你!”张姐感慨地说了说,最后还给高加林加了个油。高加林只得感谢,并表示绝对不会辜负厚望。就这么闲扯着,高加林也是应尽的义务。刘巧珍呢?除了操持日常家务外,就是在高加林的指导下学习小学五年级的课本。这个时代小学就五年,刘巧珍把这套课本学完后就等于小学毕业了。小学毕业在这个时代怎么也不算文盲了!两人安静的生活还是被一个巨大的包裹所打断了。高加林一看包裹上的发货地址,就知道这就是《当代》杂志朱主编寄的那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他也有些好奇。刘巧珍拿来剪刀,小心的把包裹拆开。里面是一封信和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高加林首先拿起了信,这是朱主编给他的,打电话没细说的内容都在信里了。“小高呀,你是不知道,你的《涌泉》小说自从发表之后,咱们杂志社就被蜂拥而至的读者来信所淹没了。这些事情我都没告诉你。现在两三个月过去了,读者来信也少了很多。我们对读者来信进行了筛检,把那些要钱的、投稿的、骂人的、恐吓的以及没啥意义的信通通帮你筛检掉,剩下还有这么一大包,全部寄给你,由你处置。”高加林读到这里,才知道那一麻袋的东西,居然全是读者来信!而且这还是杂志社帮着筛选过的结果,难怪朱主编会用淹没两个字来形容。高加林继续读下去。“剩下这些信里面,我觉得很多也是毫无意义的,比如那些求鼓励求交友的,但我觉得这些你可以适当回几封,抚慰一下读者情绪。信不用每个都回,否则光买邮票和信纸你就破产了。挑着回一些,可以把一些典型的来信以及你的回信给我发过来,我们会选择一部分刊登在杂志的读者回馈栏目。最后,记住回信的口吻要温和,尽量不要给对方许诺或者肯定,这样容易出事。另外,以我的经验回100封左右就差不多了,也不用太实诚了!”高加林收起信,对一脸好奇的刘巧珍揭晓谜底。“巧珍,那一麻袋都是读者来信,我们终于有活干了!”两人打开麻袋,看着如此数量的信件就犯愁,这么多信,看都看不完,还别说回信了。算了,都是读者的一片心意,每天闲暇看一些,就当消磨时间了。接下来的日子,俩人每天闲来无事时,就让刘巧珍闭着眼睛在麻袋里摸出二十封信。高加林撕开看,决定哪些需要回,哪些不需要回。需要回信的则由高加林口述大致内容,刘巧珍执笔写回信。刘巧珍对于执笔回信这事,起初是坚决拒绝的。她刚刚开始学习,字写得很难看,也不怎么会写东西,自然不愿意在读者面前丢丑。然而高加林花言巧语打动了她,“巧珍,就是因为你字写得不好看,才要多练习。现在刚好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同样,你不会写东西,刚好用写回信来练练。不管是练字还是写东西,唯一的诀窍就是多写多练!”刘巧珍最终还是上了当,她拿起笔,颤颤巍巍僵硬地写下给高加林寄了过来,像这种信,高加林一般会看一看。但凡写得差不多的,都会给他们推荐给一些合适刊物让他们投稿。如果写得实在太差了,言语中又透出自命不凡,高加林自然是把他的信件扔到一边儿,就当没看见。两个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写信回信,最终足足花了三个月才把这些信全部处理完毕。刘巧珍写了大约一百五十封信,不但是字好看了很多,就是文笔也通畅了很多。算起来受益最大的就是她了。其实那些求爱信里面,特别是夹杂了一些照片的信,确实让高加林有点儿蠢蠢欲动。男人嘛,都是一样。再怎么柳下惠,被漂亮知性的女子所崇拜,也会心中暗暗自喜。奈何刘巧珍就在身边,高加林情感和道德的砝码都把他自己那点小心思牢牢压住,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好人和坏人心中都有蠢蠢欲动的时候,关键在于能不能压得住,压得住就是好人,压不住就是坏人了。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教学相长,高加林阅读读者来信和给他们回信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后世广大读者对路遥小说的热捧,他们不仅将路遥视作“伟大的作家”,甚至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当作“人生圣经”,其中也包括马云、贾樟柯等名人。如何解释这种“路遥现象”?答案并不深奥。普通读者对路遥的热爱和崇拜,原因往往在文学之外,他们将路遥的小说当成“人生之书”,或者人生指南。在路遥作品的读后感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奋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