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圣旨
吴越提出的主意虽然有些出格,但的确是应对当前局势最好的办法。
预制圣旨,古往今来头一回。
中书省一时间承接了数份圣旨的书写任务,柳星渊分到手的,是吊唁吴含生不幸罹难。
露布传捷,全城轰动。
身在皇城,他们所知更多,这次大捷,非是吴越一人之功,吴含生出力甚多。
柳星渊难以置信,向主官打听,“公主既做出如此大事,竟轻易地玉殒香消?”
主官淡定道:“公主尚在,这只是最坏的打算。突厥王庭甚乱,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你这份圣旨最好用不上,全当冲喜了!”
数份圣旨被紧急加盖上帝王玺印,除了给吴含生的,还有授权让吴越主持与突厥会盟事宜。
八百里加急送往草原,应该赶得上吴越与罗布会盟的日子。
韩腾折腾一日,临到皇城门口,身体忽的一歪。
薛曲和卢自珍赶忙一左一右搀扶他,将人扶到马车上,并顺势钻了进去。
韩跃奉上一个匣子,说道:“祖父,这是王爷送来的。”
韩腾忙不迭地拆信,吴越的信件对前线的描述自然比干巴巴的战报更为详细。
因为是攻破王庭大军后发出的,吴越在叙述战况之余,主要交代三件事:给吴含生争待遇;守护好南衙诸卫的军功;关注长安城中的一举一动。
殉国,如今连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捎带手管一把吧!
南衙这些年腰杆子硬,不就是吴岭在这方面寸步不让,朝廷其他衙门想插手都不能么。
至于预制圣旨
薛曲撇了撇嘴,说道:“能闹出营啸的军队,战力还能剩下多少?”
右武卫遇见的那支炸营的军队出自西境联军,罗布也是那里出来的。
以小窥大,突厥的王庭军队也就是看起来架势唬人,真正的战力能剩几成,实在不好说。
信息传递不易,长安诸人现在对炸营可能是右武卫伙头营爆米花炸出来的事,并不知晓。
卢自珍忽然提及,“段棠华不是曾经写过营啸的始末吗?”
这几年不知是不是战场风水不对,炸营一起接一起,不分关中还是草原。
往前几十年都未必能遇到一例。
韩腾有所保留道:“当时只写完了上本就出征了。”
全本,那是另外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