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小说

迈腾小说>三界姻缘录txt > 第七章儒门学问(第2页)

第七章儒门学问(第2页)

"玄公子此言,打通三教,见解独到。确如所言,格物致知不应拘於形式。格者,或穷理,或正心,皆爲手段;知者,或明理,或见x,皆爲目的。手段多元,目的一致。"

一位儒生起身提问:"玄公子所言三教同源,似有僭越之嫌。儒家重人l,道家重自然,佛家言空寂,如何能够相通?"

讲堂内气氛骤然紧张,衆人目光在玄明与提问者之间来回移动。

玄明面对质疑,神se从容。他轻抚腰间古剑,目光如水,扫过满堂学子。

"三教之别,如同江河湖海,源头各异,最终归於大海。儒家重人l,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爲入世之道;道家重自然,教人顺应天道,返璞归真,此爲出世之道;佛家言空寂,教人明心见x,超脱生si,此爲超世之道。入世、出世、超世,看似相异,实则相通。"

玄明走向讲台中央,从袖中取出一方白绢,轻轻铺在桌上:"请看。"

衆人伸颈望去,只见白绢上画着三个圆环,彼此相交。

"此三环图,代表三教。各有所长,又相互交融。儒家教人立德立功立言,道家教人修真养x,佛家教人明心见x。三者核心,不过一个心字。"

一位戴着方巾的学者站起身:"玄公子此言有理。《大学》言yu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道德经》言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金刚经》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三者皆论心法。"

程先生捋须微笑:"确如所言。儒释道三家,表面各异,本质相通。古人云三教同源,非无道理。"

讲堂内气氛渐渐活跃,学子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讨论热烈。程先生轻敲桌面,衆人立即安静下来。

"今日讲学已近尾声,最後请玄公子爲我们诵读《大学》一段,以作结束。"

玄明颔首,双手捧起《大学》,清朗的声音在讲堂内回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他的声音如山间清泉,字字珠玑,句句入心。yan光透过窗棂,洒在古旧的书页上,仿佛爲这千年经典镀上一层金边。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随着最後一个字音落下,讲堂内一片寂静。片刻後,掌声如雷,经久不息。程先生满面笑容,向玄明深深一揖。

"玄公子学问jg深,见解独到,老夫佩服。今日讲学圆满,诸位可各自思考,明日再行讨论。"

学子们起身,向程先生和玄明行礼告退。yan光透过高窗洒落,照亮了这座承载着千年学问的讲堂,也照亮了求知者孜孜不倦的面庞。

正午时分,太yan高悬,金se的光辉洒满庭院。太和学院後花园内,一场雅集正在举行。园中假山环绕,曲水流觞,垂柳拂面,芍药吐yan。几座jg巧的凉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花园各处,亭内摆放着紫檀木桌椅,案上铺着洁白的宣纸,墨香四溢。

"太和诗会"五个大字悬挂在主亭上方,笔力遒劲,气势恢宏。亭内外聚集着数十位才子佳人,或品茗,或赋诗,或弹琴,好不热闹。

"诸位,今日诗会主题爲夏日即景,请各位才子佳人即景生情,挥毫泼墨!"一位白须老者高声宣布,他是太和学院的文学教授陈志远。

玄明与程先生并肩走入花园,引来衆人注目。不少人低声议论:"那不是玄家公子吗?听説他文武双全,今日终於能一睹风采了。"

一位身着淡青se长衫的俊秀青年迎上前来,拱手行礼:"久闻玄公子大名,在下林逸,太和学院文学院首席学子,今日有幸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玄明回礼道:"林兄客气了,久闻林兄太和才子之名,今日得见,当真名不虚传。"

林逸爽朗一笑:"玄兄过奖。今日诗会,不知玄兄可愿与在下切磋一番?"

"求之不得。"玄明展颜一笑。

两人来到主亭,衆人纷纷让出位置。林逸提笔沾墨,在宣纸上挥毫而就:

"夏日炎炎似火烧,知了高鸣树上叫。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冩罢,林逸放下毛笔,含笑看向玄明:"藉用几句前人之作,聊表夏景,不知玄兄以爲如何?"

围观衆人纷纷点头称赞。玄明拱手致意,提笔蘸墨,片刻间一首七言絶句跃然纸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