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开州濮阳的纥石烈志宁见状吓了一跳,也不顾其余,直接引兵后退了。
他的目的还是为了接应刘萼,顺便守住大名府这个河北南大门,麾下只有六千精骑罢了,拿头跟完颜亮死磕?
虽然纥石烈志宁觉得完颜亮的行为有些疯狂的意味,但这么多兵马来袭可做不得假,他立即向完颜雍请求援军。
消息传到完颜雍那里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二十三日。
完颜雍早就对此有所准备,首先派遣大将徒单海罗率两万兵马南下河间,随后则是亲率三万大军南下,为徒单海罗的后继。
刹那间,完颜亮与完颜雍就大有在河北打一场战略决战的架势,一战定了乾坤,决定北地归属。
不出所有聪明人所料,两个金国果真打起来了。
完颜亮进驻濮阳倒是没费什么事情,因为这些地方官也在左右摇摆,昨日东边的陛下强盛,自然会投靠,今日西面的陛下厉害,同样会转向。
两位大人物勾心斗角,不要折腾我们,到时候谁赢我们听谁的。
这就是在找死了。
政治斗争之时还可以待价而沽,但现在都已经是乱世,你还要搞这么一套,怎么,你麾下也有一万兵马?
因此,完颜亮率军进驻濮阳之后,直接开始了屠城。
不得不说,封建时代,屠城算是比较有性价比的提振士气方式了,因为不仅仅可以获得一大笔财货粮食女子,更能让麾下儿郎们变成嗜血的野兽。
兽军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很快,完颜亮亲率六万兵马的士气就变得膨胀起来。
完颜亮见状大喜,立即率军北上,围攻大名府的核心元城。
然后事情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些偏差。
纥石烈志宁之所以率军撤退,是因为他根本摸不清地方官员以及豪强大户的脾性。
大家都是金国人,你到底是要投靠完颜雍还是完颜亮,人心隔肚皮,如何能看得清楚?
纥石烈志宁最担心的就是他在城池内坚守,地方豪强觉得这天下归谁都无所谓,何苦遭受兵灾,顺势打开城门投降。
那他就成笑话了。
但完颜亮在濮阳干的这破事实在是太吓人了,都开城门投降了,还要屠城,你还讲不讲政治规矩?是不是已经疯了?
是,我们也是知道军政的,明白皇帝陛下您手中这几万大军根本不稳当,但我就问你有没有屠城吧?我们又如何能相信你在大名府不会搞这一套呢?
这也就导致了大名府众志成城,死守城池,要跟完颜亮斗到底了。
当然,纥石烈志宁也不会因为这三言两语而继续驻扎在元城,而是率六千精锐沿着永济渠一路向北,于五十里外的馆陶镇建立营寨。
在火炮没有发明的时代,攻城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当城池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又有意志坚定的守军后,攻城兵马就只能建立攻城营地,一点一点的去啃城池了。
史书上那些转战千里,势如破竹的名将往往都是在击垮对方主力野战军后,方才让守城之人内心崩溃,城池变得一触即碎。
元城可是从前宋时期就着重建设的雄城,粮食虽然不太多,却也不是能一鼓而下的。
完颜亮是个聪明人,他如何不知道屠城会造成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