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间药方收集成书,这相当于将一块铁锻造成了刀子。
而将医疗领域科学化,才算真的将铁变成了金子。
在刘淮看来,杨倓可能算是个不错的郎中,但论及知识的整理归纳与科学总结能力,他可能还不如跟着靖难大军南征北战的那群军医。
见杨倓有些失落,李通笑着劝道:“杨二郎,医学院可是个好去处,那里并不是看病救人,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医官,到时候杨二郎就是桃李满天下。
若是能开宗立派,真正让医者的学问变成如儒学、兵法、道家之类的显学,杨二郎的功绩足以救活万民。到了史书上,八成得与孔夫子一般,成为一代宗师。”
一番话说下来,杨倓立即就热血沸腾。
这厮年纪都四十岁了,却被父亲杨沂中保护得太好,依旧是一副少年心性,此时听闻此言,恨不得立即就冲到山东,在医学院大放异彩。
在原地转了两圈之后,杨倓向着刘淮与李通重重一揖:“大郎君,还有李……李先生,我这就回去准备,来日回到山东时,可莫要忘了我!”
说着,杨倓就快步向着大门外跑去。
刘淮眼见杨倓的背影越来越远,脸上的微笑也渐渐消失,对着李通正色问道:“李相公,你说杨沂中可信吗?”
李通同样正色以对:“大郎君,这种大事上说可不可信殊为可笑,咱们还是依照自己的办法行事,只当这杨二郎是个酒囊饭袋的摆设即可。”
刘淮看向了窗外,手指不自觉的在桌子上敲动,良久之后方才说道:“确如李相公所言,现在能信得过的只有身边袍泽与手中刀,其他的,都还是当作锦上添花吧!”
说着,刘淮大声说道:“唤申龙子与罗怀言来,我有要事相商!”
“传令下去,都戒备起来,莫要懈怠,我有军令下达之时,一刻钟都得披甲作战!”
“让军使待命,与江北往来不断!我要时时刻刻知道江北的确切军情,不得有误!”
一连串军令下达之后,刘淮方才坐回到了椅子上。
李通皱了皱眉头:“这件事还需要与虞允文虞相公做商议吗?”
刘淮摇头:“他终究是宋国的相公,莫要再横生枝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