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议国事
正月十五。
建康城中炙手可热的刘大郎君,终于写下了画舫议国事
许多重臣在晚间宫中赴宴之后,就来到了这秦淮河上的画舫中,饮酒作乐,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消息,就在这觥筹交错中,传播开来。
秦淮河上的娱乐业由来已久,最起码自隋唐时期就已经繁荣一时,到了宋朝,因为河道变窄,导致秦淮河失去了军事要地的地位,其上的娱乐业也就随之更加繁荣了起来。
具体一点就是更大的画舫,以及更多的花样。
到了上元节这一日,许多娼家的画舫干脆就由各色行会所包下,并且并排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片小型的陆地,正在由文人墨客以文会友,以笔墨诗词来记录今日的盛事。
这种类似诗会的饮宴在两宋时期十分常见,但是与三流中所说的争夺天下就能破格提拔。
诗会更多的则是打通关系,获得人脉的一种方法,士林吹捧虽然不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直接让人当官,却还是可以扬名天下,最起码可以跟那些高官混个脸熟。
而今日在最大那个画舫中宴饮的高官,为首之人除了虞允文,就是主战派的另一名干将陈俊卿。
那些作陪的官员对画舫中的诗会还有些感兴趣,但到了虞允文与陈俊卿的层次,反而对诗词小道不是十分在意了,只是低声谈论如今的局势。
听罢虞允文所言,陈俊卿苦笑了几声,随后摇头以对:“这事情还没有完,无论那刘都统还是汤留守都不是能善罢甘休之人。
以我看来,若是刘都统掌枢密院,肯定要以赵鼎赵相公旧事,逼杀汤留守的。
而若是汤留守复相,则必会出卖山东,以求与金国议和。”
虞允文捻须说了一句废话:“所以,万万不能让汤思退那厮复相!”
陈俊卿再次苦笑:“这却不是我辈能说了算的。”
他只觉得有些身心俱疲。
刚刚挺过了一场毁天灭地的战争,却又要立即开始政争,铁打的人也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身为兵部侍郎,陈俊卿在朝中还是有些人脉的,顿了顿之后对虞允文低声说道:“虞相公,我听闻朝中有意让我去淮东清理屯田,虞相公可有要教我的?”
虞允文举起酒杯,摇头以对:“自古以来,想要对田产动手,都是难之又难。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届时发生民乱也不是不可能。”
见陈俊卿面露沉思,虞允文继续说道:“然而此时却是最好的机会,因为两淮已经打烂,破家灭门者不知凡几,当务之急乃是将田产发到百姓手中,万万不可耽搁春耕。”
这下子陈俊卿算是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