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平乱皆不易
金军击破了一座州城,并且将其中大户杀个干净,就连知县都杀了,按说无论何时,都是个天大的事情。
但在张浚惹出的乱子面前,这事就算是毛毛雨了。
二月二十七日,大乱蔓延开来,不只是楚州与盱眙军,就连滁州与更远的濠州、庐州都爆发了零星的民乱。
消息传到朝中,别说什么高邮县死了个知县,就连赵构给他那不争气的父兄讨论陵寝的重大议题都暂时搁置了。
原本已经惰政到极点的赵构再次发了脾气。
这张浚到底行不行啊,如何能在这种大好的局面中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熟知两淮局面,并且隐隐有宋国自古平乱皆不易
因为被张浚所激发出的民乱,在历史上有个专门的名词。
农民起义军。
所谓每个人都有一条退路,那就是上梁山。活不下去的人当然有权力反抗,而且这种正当性不是任何人所赋予的,而是天然而然的。
对付农民起义军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派遣一支靠谱的兵马攻过去。
人数不用太多,千人即可,到时候直接一鼓作气,就可以轻易杀散这些农民军。
可这样一来,刘淮不就成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了吗?无论从政治身份还是个人感情,他绝对不会如此去做。
然而不管更不成!
现在正是春耕的关键时候,如果真的让民乱闹起来,将那些比较安定的地区裹挟进去,今年两淮就没吃的了。
而且宋国朝廷也不可能不管,到时候如果派遣邵宏渊、刘宝这种货色去平乱,莫说这次大乱能不能迅速平定,这些宋军一路行军就会将周边糟蹋的不成样子。
他们可是中兴四大将张俊的老底子,曾经不止一次干过劫掠自家城池的破事!
低头思量了片刻,刘淮下定决心,选择一个最为麻烦的办法。
“虞相公,这件事由我来解决,我会想办法劝降,并且分批运到山东。”刘淮摆了摆手说道:“山东那边正好缺人。”
虞允文如果比较古板,现在就应该出言呵斥刘淮收留叛贼意欲何为了,但他毕竟不是颟顸之人,闻言点了点头:“那明日上朝之时,我向官家提议,由靖难大军做此事。不过不能说是转移到山东,而是说将他们驱赶到淮河以北,扰乱金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