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生,别急。”周宇却拦住了他,脸上露出一抹冰冷,“他们不是想要技术交流吗?”
“好啊,咱们就给他们点好东西。”
他转身回到实验室。
从自己那堆,浩如烟海的设计草稿中,翻出了一份特殊的图纸资料。
“把这个,发给他们。”周宇将资料,交给负责对外联络的人员。
旁边的人员接过一看,顿时有些疑惑:“周院士,这……这好像是您之前推演的一种……性能非常先进的,新型发动机设计方案啊?就这么给他们了?”
“先进?”周宇冷笑一声,“理论上是挺先进的。”
这份资料,正是他前世在攻关涡扇-15时,走过的一条弯路。
那是一个理论性能极其诱人,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巨大结构隐患,和稳定性缺陷的失败设计。
只有真正投入巨资,将发动机制造出来,进行高强度测试时,才会发现它根本就是个华而不实的废物,甚至可能发生灾难性的空中解体。
而且,要实现它那看似完美的理论性能,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极高,研发和制造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这次,必须让那帮自作聪明的美国佬狠狠地肉疼一次。”
周宇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
丁建元带回来的那块镍基合金样品,,工艺模拟频频失败。
团队成员,渐渐有些沉不住气了,脸上开始出现焦躁,和灰心的神色。
“周院士,这……这玩意儿也太难搞了吧。”一个负责分析的博士生,顶着黑眼圈,一脸挫败地说道,“感觉就像在走迷宫,到处都是死胡同。”
“是啊,跟咱们之前搞碳纤维,完全不一样。那个好歹有您的图纸指路,这个……全靠咱们自己摸索,太难了。”
看着团队里弥漫的低落情绪,周宇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实验数据,偶尔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或者指点一下分析方向,并没有因为进展缓慢,而有丝毫急躁。
“急什么?”他淡淡地说道,“科研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方向是对的,总能走到终点。”
他这副淡定的样子,反而让那些抱怨的成员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啊,想当初周院士没来之前,他们搞任何一项技术突破,不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动不动就卡个几年、十几年,都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