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话就扯远了,总之他们是把土窑给挖出来了。
“阿娘,这是什么?”
挖出土坑后,见杜若在平滑的坑底又挖出了好几个小沟,明珠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些“水沟”并不深,宽度和深度跟砖头差不多。
像是一把伞,从土坑中间往四周扩散。
“这是‘火道’,不仅能通气,还能确保热量均匀分布到每个陶罐下方。”
“哦哦!”
明珠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阿娘,那我们还能干啥啊?”
“周围的树木,还有地上的杂草和落叶都清理干净了吗?”
“都清理好了,按照您的吩咐,干草、干树叶,细小的干树枝,都被搜集起来堆放在一起了!”
“那就把这些燃烧物都拿过来吧,我给它铺在坑底,这样易于燃烧,能够快速引火。”
杜若说着,又看向远处劈柴的孙五斤和姜格。
陶罐和陶罐之间,陶罐和坑壁,她都留了缝隙,起码有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
这些缝隙,都是需要填上柴火的。
所以到了后半夜,不需要再运土的时候,她就把姜格赶去劈柴了。
他们这两天砍下来的柴火,都是长条横放在木架子上晒太阳的。
还没来得及砍短,更没有劈开。
陶罐之间的缝隙有限,为了能容纳这些木柴,也为了让柴火更充分的燃烧,这些木头是需要劈得更细一些的。
砍短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这是在烧窑,后面是需要封顶的。
不是在修建木栅栏,木柴自然是需要砍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