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诵念声到此处,便见那朗诵的学子好似酝酿情绪一般停了下来。
陆尺四人见状,也跟着不由停下了脚步,小苏先生余光打量着身边紫袍玉带的公子,说道:
“陆世子那半首《将进酒》当真是神来之笔。如今不止咱们书院,就那国子监也有不少人都在试着补全这首无双之作,两方大有一争高下之势。”
闻言,陆尺不由抽动唇角,没想到自己抄了李诗仙半首诗竟会引起这般风波。
李幼仙轻哼一声,嗤笑道:“哼,以本公主来看,某些人就是故意只念半首的,没安好心,一肚子坏水。”
她这话刚落,小亭内便再次响起了诵念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呼朋引伴邀同醉,隔座传觞笑满扉。
案上琴音随酒起,指尖流云绕梁飞。何须戚戚忧贫贱,且趁豪情破夜黑。”
那学子摇头晃脑的念完,不少学子都拍手称好。
“神韵相差太多!”小苏先生摇头看向陆尺,拱手道:“让陆世子见笑了。”
“小苏先生哪里话,若是有人能补上更好的诗句,也算帮了我。”
“哈哈哈,陆世子谦逊了,这大离不知有多少人在等着你补全这首《将进酒》呢!”
四人说着话继续向前,一路上见到有人诵念经典,也有人舞刀弄棒。
听着小苏先生与魏子说的解释,陆尺才知这纵横书院可谓包含万象。
无论圣贤之学,还是行兵布阵均设有学科,更存在各种学社,譬如天文地理,农学水利,甚至还有番邦语言。
这让他不由感慨,从古至今实乃万变不离其宗。
“前面就是万工坊了!机巧课的实践都在这里进行。”
魏子说指了指前面的一处青砖灰瓦的小型宫殿,黑底的匾额上工整书有四个大字——万工坊。
此刻,紧闭的殿门前已经围了不少人。
其中玉冠白衣的公子与一位黑白衣袍的老者最是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