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技术支援中心的大开间,气氛已经不一样了。
平时偶尔还有的讨论声和说笑声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眼前的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进行着战前最后的系统自检和工具校验。
我拍了拍手,足够让区域内所有人都抬起头,目光聚焦过来。
“全体注意,紧急任务。”我的目光逐一扫过小组里每一张熟悉的脸,“上级指令,即刻起,中心启动最高响应级别‘红色警戒’。”
几个人瞬间坐直了,眼神里全是肃然,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我们需要对几个特定高价值目标,进行全维度、最高优先级的网络活动监控和数据流深度筛查。”
小王语速很快:“琳姐,监控范围和时间窗口?”
“范围,重点盯死外部网络接入区,特别是三号、七号、九号这三个高危ip段和数据交换节点,它们是已知目标最可能尝试接入或攻击的区域。”
“优先级列表和目标特征码,我稍后发到你们各自加密邮箱。时间。”
我加重了语气,“从现在开始,直到接到上级明确的终止指令。没有轮换,全员在岗。”
“明白!”小王立刻点头,手指已经在键盘上开始调用监控界面。
“所有监测工具权限我已临时提升至最高。敏感度阈值统一调到顶格,宁可误报,不可漏报。”
“发现任何异常,记住,是任何细微的、不符合基线行为模型的迹象!清楚没有?”
“清楚!”几道声音同时响起,没有迟疑,只有沉静的专注和立刻投入战斗的决然。
我快速而清晰地分配了具体任务和应急值班表:“小王,你负责主盯外部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日志,特别是针对那三个ip段的任何风吹草动。”
“小李,你监控内部网络行为审计,重点筛查是否有异常登录、异常数据访问或下载行为,尤其是权限变更操作。”
“老周,你坐镇核心数据流监控,用深度包检测工具过滤所有出入数据包,看是否有加密异常或隐蔽信道特征。”
“小赵,你作为机动岗,同时运行异常流量分析平台,进行实时图谱比对,并随时准备支援他们三个。”
“大家互为备份,信息实时共享到加密共享空间。”
没有任何废话,所有人立刻投入工作,键盘敲击声密集得如同骤雨打在窗上,屏幕上不断滚过各种数据和日志信息。
我坐回自己的工位,庞大的数据洪流在屏幕上无声奔涌,数十个监控窗口同时运行。
找到内部通讯模板,我尽可能简洁、准确地编辑了任务确认和人员就位信息,通过专用加密通道,发送给了指挥中心的李处和刘干事,并抄送了张薇与陈主任。
邮件状态几乎在瞬间变为“已送达”。
几乎同时,张薇的回复弹了出来,依旧是她一贯的风格,只有一个字:
“收。”
我看着屏幕上那条冰冷而又蕴含着无穷信息的数据之河,无数个“收”字正在不同的频道里确认着行动的到来。
平静的日常之下,一张无形却无比坚韧的大网,已经悄然收紧,静待黎明时分那决定性的收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