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操作着,文档标题加粗标红:“【紧急】‘灰蛾’伪装文档识别指南与行为特征警告”。
清单、警告、排查记录……这每一项都关乎“天弓”项目的心血。
旁边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了,是张薇接的。
他回应性的嗯了两声,“继续观察,记录所有细节,不要惊动目标。”
“有异常立刻报告。”挂断电话,她紧绷的眉头似乎舒展开了一点。
“张薇?”我停下问道。
“是我们安保组那边。”
“王海那边一切正常,还在继续‘配合’我们的计划,暂时没有新的异常接触报告。”
“灰蛾”的出现,说明“影子”不仅没放弃,反而动用了更狠厉的手段。
“孙琳!”小吴那边突然喊了一声,声音带着亢奋,直接盖过了这临时办公室的所有声音,“张组!张组!快看!重大发现!”
张薇和陈主任围到了小吴的屏幕前。我也忍不住站起身,紧张地盯着。
“比对成功了!太清晰了!”小吴激动得手指都在屏幕上戳点着。
“张组你看!‘灰蛾’!‘灰蛾’的核心代码结构特征!”
“跟我们监控中的那波试探性攻击后分析到的数据碎片,吻合度超过92!绝对是同源技术!连混淆手法都一脉相承!”
那次攻击被及时拦截,没造成损失,但来源一直成谜,只留下些技术碎片。
当时就怀疑是“影子”在探路……
“还有更直接的!”小吴没等我们消化,飞快调出另一个窗口,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设备结构图和代码片段。
“记得年初那批送修回来的宏达科技老旧网络设备吗?”
“你们技术支援中心报备过,其中一台返厂维修回来后,底层固件里检测到一个非常隐蔽的残留程序。”
“当时以为是宏达维修时不小心带进来的系统垃圾或者兼容性脚本?”
他指着几行被高亮标出的代码:“就是它!当时没深入分析,以为是孤立事件。”
“现在对比‘灰蛾’的特征码,核心指令序列高度一致!”
“虽然它更简单,休眠更深,但绝对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这程序就是‘灰蛾’的早期雏形或者简化版!”
宏达科技!他们是北峰的主要网络技术服务商,我们的日常办公系统、部分非核心数据库维护都依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