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把“雷霆-10”最新一轮测试的数据备份完毕,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了。
看来电显示,是一串冗长的国际长途号码,区号是巴基斯坦的。
“北峰技术支援中心,孙琳。”我接起电话。
“孙女士!您好!我是巴基斯坦空军工程参谋部的法鲁克·艾哈迈德。”
电话那头传来热情洋溢、略带口音的中文,背景音有些嘈杂,像是在机场或指挥中心。“希望没有打扰到您的工作。”
“艾哈迈德先生,您好,没有打扰。”我心头一动。
法鲁克是我们与巴方合作项目的对接人之一,一个非常严谨的工程师。
他平时多通过加密邮件沟通,直接打国际长途过来,还是这个时间点,很少见。
“太好了。孙女士,我这次是受我们参谋部委托,一定要亲自向贵方,特别是像您这样一直提供卓越支持的伙伴,传达我们最正式的反馈。”他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
“您请讲,我们一直在关注贵方的使用情况。”
“是关于你们不久前交付的,基于‘雷霆-15’技术标准的改进型导弹。我们刚刚结束了一次高强度实实战化对抗演练。”
他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结果令人振奋!超视距拦截我们设定的a国的fa-18l,表现出的高机动性,远超预期!”
“尤其是它的抗干扰能力和锁定速度,在我们的对抗环境中,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我能听到电话那头隐约传来其他人的说话声和笑声,似乎他们也在为这个结果庆祝。
“孙女士,您知道,我们是使用者,更是并肩前行的好朋友。”
“我们不会,也不屑于说那些外交辞令。”法鲁克的语气诚恳无比。
“我想说的是,最好的认可来自于实战。你们的产品,经受住了我们最严苛的实战考验。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胜于雄辩……”我重复着这句话,感觉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上来。
过去几年里,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反复的测算、紧张的排查、攻关的艰辛,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这份来自异国他乡、来自真正使用一线的肯定,比任何内部的表扬都更有分量。
“是的!孙女士,请务必转达我们对北峰航空全体同仁,特别是研发团队的敬佩之情!”
“你们为我们提供了最可靠的守护之剑!”法鲁克的声音铿锵有力。
“谢谢!艾哈迈德先生,非常感谢您和贵方参谋部的信任和反馈!这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
我声音里的那份激动几乎要满溢出来,“我会立即将这份重要的‘实战鉴定报告’向上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