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过来迅速扫了几眼,点点头:“行,放这儿吧。新辉那边联系了吗?”
“刚联系上他们技术部的小王,资料在要了,他说尽快发给我。”
“嗯。”陈主任刚嗯完,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了,赵志远赵工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陈主任!”赵工的声音有点急,“正要找你!下午会上那个事……”
他话说到一半,目光扫到了陈主任刚放在桌上的那份《项目协调会风险点摘要》。
他顿了一下,视线又落在我身上,似乎有点意外我在场。
“小孙也在啊。”他朝我点了下头,“陈主任,下午会上我提的那个三号材料数据波动的事,情况可能比会上说的更麻烦点。”
陈主任坐直了身体,“怎么说?”
赵工走到办公桌前,“散会之后,我又仔细核了一遍新辉这批料进来时,我们实验室做的复验数据。问题不是波动大那么简单……”
“我们测出来的关键参数值,跟他们随货提供的出厂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对不上!”
“有好几个批次,偏差值超出了允许的公差范围!”
我站在旁边,陈主任的眼神骤然变得像鹰隼一样,盯着赵工:“你确定?”
“确定!”赵工语气斩钉截铁,“原始数据我都拷过来了,你看!这是我们实验室的复测记录,这是新辉提供的出厂报告扫描件。”
“好几个点,明显不符!而且……”他脸色更难看了。
“这种偏差模式,不像偶然误差,倒像是……人为调整过?”
陈主任接过u盘,插进自己电脑。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两个都凑到电脑屏幕前,陈主任点开文件,赵工在一旁用手指急切地点着屏幕解释着。
新辉的材料,第一单,检测报告就对不上号?
人为调整?
我脑子里只剩下陈主任刚才那句冰冷的命令:
“记住,吵的焦点就是风险点!”
这焦点背后藏着的风险,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