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楚星河把一摞刚打印出来的资料放在我桌上。
“孙工,这些是赵工刚让送过来的,说是急需的国外公开期刊索引。”
我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着检索关键词:“放左边那摞。你那边ieee数据库权限申请下来了吗?”
“流程走到采购了,说外汇额度有点紧,让写补充说明。”
“那就写。直接写‘争气机’项目急需,堵死所有可能被卡脖子的技术路径,需要全面检索规避专利风险。”
我停下敲键盘,看向他,“就这么写,加急。”
楚工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明白,我这就去。”
实验室角落临时用屏风隔出了一小块区域,成了我们信息组的战场。
几台电脑全开着,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各种数据库界面和文献列表。我们几个人,就像是在信息的海洋里捞针的渔夫。
攻关组的李亚男揉着眼睛抱怨:“孙工,这全英文的专利说明也太拗口了,看半天才看懂一半。”
“看不懂就查词典,或者标记出来集中问。”我把自己刚整理好的一个文件夹拖给她。
“这是相关领域的常用术语解释和我找到的一些中文对照资料,你先看着。重点看权利要求书部分,那才是雷区。”
“哦哦,好的,谢谢孙工。”她连忙接过。
内线电话响起来,是赵工。
“孙琳,怎么样?有发现吗?”
“正在筛。目前看,他们在结构控制和数据滤波这两个子领域布局很密集,几乎把所有能想到的实现路径都注册了。”
“有没有绕过去的可能?”
“正在找。有一种基于新型算法的思路,他们三年前的专利提到过,但似乎没继续深入,可能是当时技术条件不成熟。”
“我让王柏重点查这个方向的后续进展和非专利文献了。”
“好!盯紧了!有任何苗头立刻告诉我!”赵工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电话啪地挂了。
我放下电话,看向对面工位:“王柏,听到没?那个新型算法的方向,深挖!”
“收到,孙工!”王柏推了推眼镜,整个人几乎要埋进屏幕里。
时间在鼠标的点击和键盘的敲击声中过得飞快。
屏风外是赵工他们讨论甚至争论技术难题的声音,屏风内是我们这边噼里啪啦的检索和偶尔低声的交流。
楚星河拿着几张申请单过来:“孙工,采购部说补充说明可以,但需要我们这边先签个字,证明必要性。”
我接过单子,走到屏风口喊了一嗓子:“赵工!签个字!”
赵志远正和白板上的电路图较劲,头也不回地挥手:“没空!你替我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