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真的要走吗?”
乌老太不舍的拉着杜若的手。
“要走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婶子回去吧。”
杜若拍了拍老太太的手安慰道。
“真的不能留下吗?你就跟我亲闺女似的,只要你不嫌弃,老婆子就认你当干女儿,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乌老太意有所指的说道。
“放心!这房子、银钱,甚至还有粮食,多半都是我和老头子挣下来的,只要你说留下,你也说不出半句不是来。”
“不必了!婶子也不用替我担忧,我原就该离开了,在您家已经借住得够久了。”
“我原先就是逃荒来的,在京城没有什么牵挂。如今顺应朝廷的号召去开荒,说不定还能挣出一份前程来,婶子实不必过多担忧。”
就算没有这事,杜若也不准备在别人家长久的待下去。
能不能住下是一回事,主要是住得也不方便。
吃点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发现,搞得像做贼一样。
当时是实在找不到房子了,又下着雨,住在乌家只是权宜之计。
如今酸雨破坏了大半的土地,真正的大饥荒马上就要来了,后面还不知晓要如何呢。
好在北方还有一些净土,在景朝的最北边和东北的广大土地,并没有被酸雨波及。
为了缓解马上到来的饥荒,新帝已经号召流民们去东北开荒了。
朝廷出了正式的告示,说是只要开荒满一定的面积,就给分土地。
虽然分到的土地少得可怜,需要干的活又非常多,但是确实不失为一条出路。
不少人早就已经拖家带口的出发了,反正在大景朝,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
只要卖力气能换来一点土地,大家是非常愿意的。
连本地人都开始往东北去了,那些幸存下来的流民就更愿意了。
甭管古今中外,富贵的总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穷人。
特别是在这个封建的农业社会,大家对土地的依赖性就更高了。
如今土地被污染,很多人赖以生存的依靠已经没有了,只要稍微有些远见的人家,都开始逃荒了。
粮食只会越来越少,继续留在这里以后吃什么呢?
如今可是野草和树皮都没有,真的只能啃木头和吃土了。
“。。。。。。哎!那你一路保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