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芬擦了擦眼泪,回忆道:“他
8
月
14
号早上走的,说去邻市的建筑工地上干活,是跟邻村的一个叫‘老周’的人一起去的。他没说具体工地名字,只说老周会安排,走的时候带了一个黑色的帆布包,里面装了几件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还穿了一件黑色的外套
——
就是去年他生日我给他买的那件,棉质的,袖口有点磨损。”
“黑色棉质外套,袖口磨损?”
小周心里一动,法医在尸体身上发现的正是黑色棉质外套,且袖口有磨损痕迹,这一细节高度吻合。她拿出手机,调出法医绘制的死者衣物特征图:“大姐,您看,李宝仁的外套是不是这样的?”
王淑芬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就是这样的!黑色的,袖口磨破了一点,左胸口袋那里还有个小口子,是上次干活时被钉子勾破的。”
这与小杨在现场勘查时发现的
“黑色棉质外套左胸口袋撕裂”
的细节完全一致!
为了进一步确认,小周问道:“李宝仁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比如身上有疤痕、戴什么饰品,或者有什么习惯?”
王淑芬想了想:“他左手虎口处有一道疤痕,是前几年干木工活时被电锯划到的,大概有两厘米长;他不戴饰品,就是烟瘾有点大,平时爱抽‘红塔山’,走的时候还带了两包。”
“红塔山烟?”
小周立刻联想到小孙在现场发现的
“红塔山”
烟蒂,“他有没有农用三轮车,或者经常用三轮车拉东西?”
王淑芬摇头:“家里没三轮车,他平时出去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坐别人的顺风车。”
虽然没有三轮车的关联,但李宝仁的年龄、身高、衣物特征、吸烟习惯,甚至外套的细节破损,都与死者高度吻合。小周决定采集李宝仁家人的
dNA,与死者的
dNA
进行比对,彻底确认身份。“大姐,为了尽快找到李宝仁的下落,我们需要采集您和孩子的
dNA
样本,进行专业比对,您看可以吗?”
王淑芬虽然有些犹豫,但为了找到丈夫,还是点头同意:“只要能找到宝仁,俺都配合。俺儿子小宝今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