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厘米左右,标准的农用三轮车轮胎。”
队员一边测量一边记录,“但轮胎花纹是横向条纹,而案发现场田埂上的轮胎印是纵向花纹,两者不一致。”
小王心里咯噔一下,又让队员提取车斗内的泥土样本:“和玉米地的泥土成分比对,看看有没有关联。”
趁着检测的间隙,小王继续询问张老三:“8
月
15
号到
17
号(尸体推测掩埋时间段),你在哪里?做了什么?”
张老三皱着眉回忆:“15
号帮邻村拉玉米,忙到晚上
8
点多才回来;16
号在家修理农具,村东头的李大爷能作证,他下午还来借过镰刀;17
号去镇上买种子,来回都坐的公交车,车票还在兜里呢。”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车票,上面的日期确实是
8
月
17
号。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会核实。”
小王接过车票,又问,“前阵子你是不是和邻村的李老四因为拉货的钱吵过架?之后有没有再见过他?”
提到李老四,张老三的情绪明显有些激动:“那小子欠我
2000
块拉货钱,催了好几次都不还,上次吵架也是因为这个,但我也就是说说气话,没真的怎么样。后来就没见过他了,听说他去外地打工了。”
这时,队员拿着检测报告走过来,小声对小王说:“车斗内的泥土样本与玉米地的泥土成分完全不同,轮胎花纹也和现场提取的轮胎印不符,排除这辆三轮车与案发现场的关联。”
这个结果让小王有些意外,他又仔细查看了三轮车的车身:“你前几天为什么要清洗车斗?平时不都是随便擦擦吗?”
张老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拉玉米的时候,车斗里沾了很多玉米须和杂质,不清洗干净容易发霉,所以就仔细洗了洗,没想到还引起误会了。”
他说着指向墙角的水桶,“清洗的水都倒在院子里了,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