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鲁肃正视孙权,正色道,“主公,孔明草船借箭之计确为妙计,且孔明才华横溢,唯遇强敌。”
“哦?”孙权讶异,“子敬何以言之?”
“吾虽陷曹营,却借机探得其秘。”鲁肃随孙权登车,对坐续言,“主公素好奇曹操身边神秘谋士?”
“正是,此人屡设诡计,可恶至极!”孙权颔首。
“此人乃曹操新聘军师祭酒,胆略非凡,行事诡秘莫测。”
鲁肃言:“我于曹营多方探听,其姓名却始终未知,唯偶尔闻人呼其为苏祭酒。”
孙权问:“苏家?”随即联想到荆州望族。
思忖半晌,荆州苏家无印象,又念及江东,亦无显赫苏氏。
线索全无,孙权苦恼。
“此人真有如此能耐?”孙权转而问鲁肃。
鲁肃答:“岂止能耐,主公,他不仅识破诸葛亮草船借箭之计,庞统连环计、大都督苦肉计,亦皆被其看穿。且那陈群南渡江东索质之计,亦出自他手。他预知主公欲以我为质,故在陈群至前,已筹谋赎金。”
初闻此事,鲁肃不信,何人能思虑至此?然经多方查证,确为一人所为。
此人已挫诸葛亮、庞统及大都督。
江东文武,乃至主公,皆在其掌控之中。
思及此,不禁寒意凛然!唯憾不知其名。
“什么!”孙权震惊,凝视鲁肃。
心中不适,自己所为,竟皆在他人摆布之下?身为君主,此境实难承受。
孙权摇头苦笑:“世间竟有此等奇人!”
鲁肃正色道:“主公,应与刘备联手,方能制衡此人,共御曹操。”
孙权怒道:“刘备?狡猾之辈,吾恨不得除之,岂会与之同盟?”
“主公何出此言?”鲁肃惑。
自被俘曹营,与外界隔绝,后续之事一无所知。
孙权告之:“子敬,刘备趁我江东之乱,已夺庐江。试问,吾岂能与之联手?”
鲁肃闻言,眉头紧锁。
刘备之行径确有失妥当,乘危取利,难言仁义。
但即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