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阻力。意识轻而易举地融入了其中。
刹那间,一股庞大、有序、分类清晰的信息流,如同展开的浩瀚卷轴,呈现在她的感知之中。信息并非强行灌输,而是以一种极其友好的、可随意检索的方式存在着。
她首先检索了关于“瑞多兰”的基础信息。
信息显示,瑞多兰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种族文明,而是一个由高度发达的秩序生命体(其具体形态未详细描述,似乎是一种能量与信息结合的存在)所建立的、专注于“秩序边界学”研究的松散联盟。他们自称“守望者”,长期活跃于秩序宇宙与混沌海的交界地带,建立哨站,观察混沌变迁,研究秩序与混沌相互转化的现象,并致力于遏制混沌衍生污染(如虚寂回廊)对秩序世界的侵蚀。
他们崇尚知识、理性与互助,但对自身核心技术的保护极为严格。其科技树明显偏向于能量操控、信息处理、规则解析与空间稳定技术。
中立,是他们的首要准则。他们不介入任何秩序文明内部的纷争,除非该纷争可能导致大规模混沌污染或秩序崩溃。
看到这里,星语稍微松了口气。瑞多兰的中立原则,至少保证了她暂时的安全,不会被强行卷入某些未知的冲突,或者被当作纯粹的实验品——尽管她的“研究价值”显然很高。
接着,她检索了关于“净化棱镜”技术的原理概述。
正如之前所了解的,其核心并非毁灭,而是“解析”与“重构”。技术细节高度加密,但基本原理是构建一个局部的、超高阶的秩序场,该秩序场的规则优先级甚至高于一般的逻辑湮灭法则。在这个场中,污染结构会被强行“解读”,其蕴含的混沌与湮灭属性会被秩序场逐渐“覆盖”和“转化”,剥离出来的无序能量则被导入特殊的容器中进行中和或储存。
净化效率取决于秩序场的强度、与污染结构的契合度,以及污染本身的凝练程度。像她眉心那种高度凝练的烙印核心,需要分阶段、极其小心地进行,否则极易对宿主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星语看得心驰神往,又暗自心惊。这种技术背后所代表的规则理解与操控能力,远超她之前的想象。花园的科技与其相比,仿佛原始人面对星际飞船。
她立刻想到了花园,想到了那些被虚寂回廊污染的世界,想到了仍在与先驱者阴影抗争的泽尔他们…如果…如果花园能获得这样的技术…
但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她强行压下。瑞多兰的中立原则清晰地写着:不介入秩序文明内部纷争。想要获得他们的技术,难如登天。
最后,她检索了关于这片星域和混沌海的信息。
她确认了自己之前的认知,这里确实是已知宇宙极为偏远的角落,靠近混沌海,资源贫瘠,文明罕至。信息库中还标注出了几个已被瑞多兰确认的、在附近活动的虚寂回廊污染集群的大致范围和移动规律,这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情报。
她还发现,信息库中关于“先驱者”和“方舟智库”的直接记录…几乎没有。只有一些模糊的、关于“古老湮灭文明”和“失控守护者”的传说片段,被标记为“未经证实的边缘记载”,可靠性存疑。
看来,即便是瑞多兰,对先驱者的了解也相当有限。这让她稍稍安心,至少不会立刻因为与先驱者的关联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间过得飞快。
通过阅读,她对瑞多兰的戒心虽然仍在,但多少减轻了一些。这是一个高度理性、专注于自身研究目标的文明,只要不触犯其核心原则,似乎确实可以安全共存。
就在她准备断开连接,继续专注于恢复时,她的意识无意间扫过了信息库中一个不起眼的、标记为“低优先级异常记录”的区域。
出于好奇,她随手点开。
里面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传感器误报、能量
fluctuations记录。但其中一条,却让她的目光瞬间凝固!
记录时间:约等同于她抵达瑞多兰前数个标准时。
记录内容:监测到一次极高强度的、跨混沌海的空间跃迁能量残留。跃迁终点模糊,指向哨站大致方向。能量特征分析:蕴含多种未知高阶秩序本源及…高度扭曲的逻辑湮灭特性。备注:与近期接收的“漂泊者”能量特征存在高度相似性。疑似关联事件。归档待查。
星语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了!
这条记录…分明指向了她来到瑞多兰的那次跃迁!瑞多兰不仅探测到了,而且已经将她的到来与那次跃迁关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