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摸索中,她逐渐发现了一种规律:当湮灭能量以一种特定的、低频振动的方式,在新生材质凝固的瞬间融入其中时,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强化”效果。这种效果使得材质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内敛的、仿佛能够吸收一切光线的暗金属光泽。
这一点点的进步,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她来说却是意义重大。每一次的成功都让她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更加娴熟,对星锚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而在所有的修复和尝试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即使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她也会分出一缕心神,去维持与外部规则韵律的同步。同时,她还会定期向那“锁孔”散发代表“稳定与存在”的波动,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泽尔那边似乎也陷入了沉默,没有再发送新的信息,仿佛也在耐心等待,或者进行着某种紧锣密鼓的准备。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星语不知道外部具体过去了多久,维生室内只有能量流转的嗡鸣和自身缓慢却坚实的恢复。她的脸色不再那么苍白,意识恒星的光芒虽然依旧不耀眼,却变得凝实而稳定,表面的裂痕大多已经弥合。星锚残骸的断裂处,那新生的、带着暗金属光泽的结构已经覆盖了相当一部分面积,其整体的能量波动,也从死寂变得内敛而厚重,仿佛沉睡的巨兽正在缓缓苏醒。
她感觉到,自己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受伤前的状态。一种前所未有的、内蕴的力量感,在她体内流淌。那不是爆发性的强大,而是一种深沉的、如渊似岳般的稳固与掌控力。
时机,快要成熟了。
她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下一次信息交换的推演中。
她需要发送什么?
她需要接收什么?
如何编码才能最大化信息密度同时最小化被探测风险?
如何选择发送时机才能完美利用监控盲区和智库的运算周期?
一旦通信被察觉,如何应对?如何伪装?
无数个问题在她冷静的思维中翻滚、碰撞、演算。她利用对智库逻辑的理解,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情况,设计着应对方案。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每一种意外都被考虑进去。
她像是一个即将发起总攻的统帅,在脑海中进行着无声的沙盘推演。
就在她认为准备已经近乎万全之时,她的注意力,再次被意识深处那一道幽暗的烙印所吸引。
在长期的同步状态与缓慢的“代谢”下,这烙印似乎…也发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它依旧冰冷,依旧散发着湮灭波动,但其最核心的那一点绝对幽暗,其“硬度”似乎…不再像最初那样…绝对的“不可撼动”?
在她高度同步的感知下,她偶尔能捕捉到,那一点绝对幽暗的边缘,似乎会极其短暂地…出现一丝极其细微的…“模糊”或“涟漪”?尤其是在她向“锁孔”散发波动,或者与星锚核心深度共鸣的时候。
仿佛她的存在,她的活动,本身就像水滴石穿般,在极其缓慢地…影响着这湮灭源头的绝对性?
一个更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浮现。
如果…如果这烙印并非完全的死物…
如果它也会被外界环境…极其缓慢地同化…
那么,她是否有可能…不仅仅满足于“代谢”掉它散逸的能量…
而是…尝试去…更主动地…“理解”它?甚至…“影响”它?
这个念头让她自己都感到一阵战栗。理解湮灭?影响烙印?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但…回想起数据炼炉中,星锚核心混沌力量中和信息扰流的一幕…
回想起星锚材质对微量湮灭能量的“淬炼”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