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声音响起:“我是矿保司李健。209矿的资源储量没问题,增储潜力大。”
“当前关键是提升采选效率和氧化铍提纯精度。我们已经协调中国矿大选矿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长沙矿冶院的专家团队,明天就进驻矿山,现场指导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
“好!”王副局长记录后看向另一边,“国资委的同志,关于矿山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进度?”
“国资委规划局刘明。中国二重、洛轴所等单位的替代主轴方案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
“我们已协调北方重工、中信重机组成联合攻关组,优先保障零部件加工和总装资源,确保一个月内交付试用件!”
科工局专项办的负责人接着表态:“沈金属的碳硅复合材料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高精度气相沉积装备。”
“已列入本年度‘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快速支持通道,经费和政策保障优先到位!”
视频窗口里,一位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补充道:“我们正在协调将航天材料工艺中心的一条中试线临时调整任务优先级。”
“全力配合沈金属进行材料样品的小批量制备,加速工程化验证。”
又一位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专家发言:“我们在微系统工艺上有积累,可以为替代材料所需的专用传感器和在线监测设备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工艺稳定性和质量可控。”
王副局长听完各方表态,总结道:“好!要的就是这个协同作战的劲头!”
“记住,这不是帮北峰一家,这是在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国防工业体系夯实基础!”
“各部委、各央企要打破壁垒,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从矿山到零件,从材料到整弹,每个环节都要确保无缝衔接!”
“‘大摸底’摸的是家底,更要摸出协同创新的新路子!”
他转向何总工和我们:“北峰方面,你们要当好‘链长’,主动对接,精准提出需求。”
“各支援单位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遇到跨部门的协调难题,直接报送到这个专项工作组,我们负责兜底解决!”
会议结束前,王副局长特别强调:“各单位的进展情况,每日一报。”
“我们要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这项任务完成得好,将为后续应对类似挑战树立一个标杆!”
视频会议结束后,我立刻将会议精神传达给各对接小组。楚星河兴奋地跑过来。
“孙工,刚接到鞍钢和宝钛的详细方案,他们不仅提供了材料参数,还主动派出了工艺工程师团队,明天就到,要和我们的人一起蹲点,现场解决应用适配问题!”
刘希尧也从技术部传来好消息:“北航王院士团队和沈金属、航天科技的联合工作组已经线上开了碰头会,决定采用‘并联攻关、数据实时共享’的模式,效率非常高!”
我看着工作台上迅速堆积起来的、来自天南地北的详尽方案和人员名单,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这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在为一个目标高效运转。每一个环节都被重视,每一个难点都被接力攻克。
“工业大摸底”绝非一句空话。它意味着当国家需要时,散是满天星的各类资源,能迅速聚成一团火。
从中央部委的顶层协调,到各个央企、科研院所的闻令而动,再到一线工程师们的日夜兼程,我们见证的是一场由国家意志主导、举国体制优势支撑的协同攻坚。
这八方支援的暖流,汇聚成的正是任何风浪都难以撼动的‘定盘星’。
这,或许就是‘大摸底’最深刻的立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