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峰领导班子例会上,我直接切入正题:“领导,关于创新材料公司,有些情况需要紧急汇报一下。”
“讲。”魏总的声音很沉。
“不是创新,是移植。”我调出小梁昨晚整理出的证据链图谱,投到会议室主屏上。
“他们提供的三项核心技术参数,与五年前北美某防务承包商泄密数据包重合度超过百分之九十八,连非标注释格式都完全一致。”
“证据确凿?”
“数据比对报告已上传系统,此外,其宣称的独家‘超净间’处理工艺,经卫星影像与用电数据交叉验证,对应地址近半年最高负荷仅支持小型注塑车间运转。”
“采购流程呢?”
“问题就在这里。”我切换页面,“他们利用as9100证书年度审核的时间差,在注销生效前最后一小时完成我方系统入库。”
“但根据最新国际航协通告,该认证机构因违规操作已被暂停资质,其近期颁发的所有证书均处于待定状态。”
“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有预谋的?”
“是。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欺诈。”我放大其股权结构图。
“多层穿透,最终指向一个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基金,该基金历史投资组合中包含三家已被我安全部门标记的所谓‘技术咨询’公司。”
我深吸一口气,说出结论:“综合判断,创新材料公司不具备真实研发背景,其技术来源存疑,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建议立即无限期暂停所有合作节点,并提请对其背景进行深度涉外调查。”
“你们技术支援中心这次反应很快。那份北美某军工企业泄密数据,你是怎么在短时间内比对出来的?”
“三年前‘蓝盾’项目数据归档时,我负责过非涉密外部技术预警库的建立。”我回答道。
“当时录入了一批公开渠道披露的疑似泄密技术特征码。这次只是触发了预设的比对规则。”
“明白了。立即按预案执行:一、通知质量部,已入库批次全部封存,等待进一步检测;二、通知财务部,冻结所有应付账款。”
“三、由你们中心牵头,成立临时小组,彻查所有通过第三外协厂引入的二、三级供应商,进行穿透式审查。”
“收到。”
“孙琳。”魏总的语气加重了些,“对方手段很专业,目的绝不可能是简单的欺诈。你们要有准备,这只是一个开始。”
“明白。我们每一个环节,都是防线。”
散会后,我立刻群发通知。
小梁第一个推门进来,眼睛底下两圈黑,但精神头十足。
“孙姐,临时小组名单我拟好了,你看一下。另外,第三外协厂那边怎么处理?他们可是拍胸脯担保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