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俺还当是啥事呢?
村长,您要是想知道怎么发豆芽,让家里弟妹来一趟不就结了。
就这点小事,还值得你专门跑一趟过来。”
王老头得知村长来的目的后,感觉村长有点小题大做了。
“村长叔,这发豆芽其实很简单的,注意水温和控水就行了。
这样吧,后天俺们家要重新发一批豆芽,您让家里婶子到时候过来就行了。”
“那不行,这是你们家的方子,怎么能说看就看呢?”
柳青青一听就明白村长是什么意思,不过她也在乎这一点,毕竟豆芽就算做生意也是个赚小钱费大劲的活。
“村长叔,我也不瞒您说,我们家发豆芽出来,只是为了添菜罢了。
到时候婶子学会了,是做小生意,还是自家吃,我都没意见。。。。。。”
话既然都说开了,那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村长要是想做豆芽的生意,那就让他带着村民们做就行了,她不掺和。
“行,那咱还和之前一样,到时候让村里人给你家分成。”
经历过前几次的事情,村长现在对赚钱的事情特别敏感,既然柳青青不反对,那他就大胆去安排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钱不赚王八蛋,能赚银钱谁会嫌少啊!
第三天的时候,梅三娘带了好几个村里比较勤快的妇人来了王家,柳青青和王秦氏也不嫌麻烦,从挑豆子教了起来。
妇人们学习过后,回家就马不停蹄的忙碌了起来。
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也没闲着,基本上是妇人们指哪打哪,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在家里开始发起了豆芽。
自这天开始,妇人们每天都来往于王家和自己家,村里的其他人家虽然好奇是在做什么,可也只是好奇而已。
从逃荒开始,村民们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了一股默契,只要是村长安排的事情,他们老老实实听话就是了。
就算是最撒泼的刘婆子,也因为被村长柳长青收拾了几次,现在更是一点都不敢捣乱。
五天之后,各家发的豆芽长势都很不错,有几家温度保持的比较好,已经可以炒菜吃了。
经过对比后,其中属梅三娘和松子娘两人发的豆芽最好,发豆芽的精髓两人学的最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