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江东军撤退之后,周瑜暗自感到庆幸,要不是撤得快,这次的损失就大了。须知渡口处空间狭小,大量战船一旦涌进去,想撤回来就非常困难。江东军只要晚撤半刻钟时间,就会失去撤退的最佳时机。
他处心积虑地想夺回濡须口,差点中了敌军的奸计,看来,敌军也不是好惹,他得小心谨慎才行。这次算是徒劳无功了,先撤回秣陵再说吧。
……
扬州吴郡丹徒京口。
甘宁也不甘示弱,屡屡出兵攻打对岸的广陵渡口。于禁和步骘自知兵力孱弱,处于劣势,采取守势。江东军虽占据优势,但却无力拿下广陵渡,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
或许是担心甘宁过于激进,孙权曾特意派人来嘱咐甘宁,就以守为主,这使甘宁不敢放开去攻。
……
扬州豫章郡南昌,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二月上旬
击败程普大军后,高顺把收拢的降兵一并给了太史慈,让太史慈单独攻打南昌,他和成廉率步骑兵五六千兵力,向柴桑进军。他的想法是,先攻占柴桑渡口,控制长江,把对岸的万余军队接到长江南岸边来。
陈军到达柴桑时,高顺才知道,敌军兵分两路,一路把柴桑渡口的船只撤回秣陵。另一路进驻柴桑,准备以坚城固守。他估算了一下,柴桑兵力只有四五千兵力,顿时心中大定。于是他派两千兵力,进驻柴桑渡,再传令给在寻阳的王门和沮授,让两人率军渡过长江。
另外,鉴于郝昭能坚守彭泽,高顺打算给郝昭一次机会,他给郝昭增加两兵力,让郝昭率领四千兵力,往东进军,横扫丹阳各县,一则此举可搅乱丹阳郡,使敌军驻秣陵的兵力受到牵制,二则在丹阳郡长江南岸,寻找渡口,以供日后大军走水路所用。
高顺之所以提前分兵进入豫章,是因为在他看来,豫章战局已定。他手里兵力一万四五千左右,再加上上太史慈手里的兵力和降兵约五千兵力,合起来将近两万兵力。
江东军驻南昌兵力不足五千,驻柴桑兵力不过四千多,总兵力合起来不足一万。且敌军新败,军中士气不振,陈军更好相反,士气正盛。另外,敌军分别被困于南昌和柴桑,不能相互呼应,南昌粮草充足,柴桑粮草不足。高顺就算攻城不下,也能采取最稳妥的办法,那就是耗死柴桑的粮草,再拿下柴桑。
至于具体怎么攻打南昌和柴桑,高顺也做安排,他和王门、沮授率军步兵攻打柴桑,成廉率三千骑兵,助太史慈攻打南昌。
江东军方面,程普和孙皎决心死守柴桑时,吕蒙曾几次建议撤退秣陵,孙皎把吕蒙骂了一遍。随后,程普和孙皎率将近五千兵进入柴桑,做好固守的准备。既然江东军已经失去长江控制权,那船只留在这里也没有用了。程普让吕蒙和马忠率两千兵力,负责将船只送回秣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