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一处四进的大宅院,这是赵家老四赵洪义在宝通城才买不久的落脚处。
相比以前的王府,这里要简陋得多。
此时赵家四兄妹都坐在迎客厅之中。
一个报童正站在厅中为四人宣读最新一期的西疆时报。
片刻之后,报童不卑不亢地说道,“诸位老爷,这期的报纸已经宣读完毕。”
赵洪礼点了点头,一旁的管家赶忙掏出了几个铜板递给了报童,而后又接过了他手中的报纸。
“多谢诸位老爷。”
报童接过铜板,对众人作揖一礼,而后快步退出了厅中。
宝通城中的这些报童,全部都是来自学堂的学子。
有的是学习一般,能够识字读报,因此就放弃了学业成为职业报童。
也有一部分是家境很差,一边学习,一边通过在休沐时间卖报赚点银钱。
报童走了之后,赵晓蛮从管家手中接过报纸,好奇地问道,
“这就是那有意思的报纸?”
赵洪义点头道,“这就是西疆时报。”
“所有的政令,西疆府衙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赵晓蛮扫视着报纸上面的方方正正,书写简单的字体,很是疑惑,
她看向赵洪礼,“五哥,这上面的字,你认识吗?”
老五赵洪礼摇了摇头,“不认识。”
“西疆推行这一种新的字体,足以看出其所图甚大。”
老二赵洪武与赵洪义十分赞同赵洪礼这话。
赵洪礼补充道,“也正是许多人都不认得这种字,所以那些报童在卖报的时候,只要额外给钱,他们就会为其宣读。”
“不仅是我们这些外地人,就算是许多本地的世家富商,都要这些报童诵读。”
“西疆的快速崛起,各大势力的探子也是通过报童,得知报纸上的内容,从而写出译文传回去的。”
“当初父王得到的报纸就是这么来的。”
赵晓蛮打量着最新的报纸,轻声说道,“真是没有想到,这才过去没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