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赦赦免奴籍(几百年一遇的偶发情况)
一个奴婢被主人放良,几率比中彩票还低。
3社会习惯的锁死
奴婢即使被放良,也很难被视为真正良民。婚姻、社会交往、子孙科举、居住权利等处处受限,哪怕表面上是“自由人”,内里还是“贱户”。
贱籍人口翻身路:没有路
1贱籍户的根本特征
贱籍人口的可怕之处在于,身份登记在国家户籍册中,无论怎么努力,都带着“烙印”:
不许与良民通婚(或婚后良民贬贱)
子孙世代承袭贱籍
不能应科举,不能为官
比如宋代的“巫户”、“倡户”、“乐户”,到明清仍然被视为贱籍。
2明清时期贱籍的现实锁死
举例:
明代朱元璋严禁贱良通婚,违者良人降贱。
清代即使贱籍人家发财了,身份仍然低贱,世世代代不能脱籍。
就算你做生意挣了大钱,也逃不掉这层“贱户皮”。
3偶有赦免也难脱“贱民”污名
即便遇到某些皇帝下诏大赦(比如宋仁宗、明太祖偶有“放乐户为良”),社会观念依旧顽固,你依然是“低贱之人”。
部曲翻身,难比登天
1部曲的生存困境
部曲虽然在主君家中地位略高于奴婢,但同样缺乏自由:
不得自由迁徙
不得自由娶妻(需主君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