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飞天集团A股初审通过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4月5日当天,飞天资本的港股开盘价为32港元,开盘后股价一路绿色上涨,买盘十分踊跃。截至收盘,股价报35。2港元,绿色上涨10%,成交量达5000万股,市值从320亿港元升至352亿港元。当天的香江指数上涨2。3%,飞天资本的涨幅远超指数,成为当日涨幅最大的文化类上市公司。
香江的《大公报》在4月6日的头版发布了标题为《飞天集团A股初审通过,成首个冲击A股的香江文化企业》的报道,文中写道:“飞天集团自2006年1月启动A股上市筹备以来,历经资产梳理、合规审查、路演筹备等多个环节,如今初审通过,标志着香江文化企业内地上市迈出了关键一步。该集团的‘双资本平台’战略有望落地,为其他香江文化企业提供可借鉴的范本。长三角影视链的建设和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布局,将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文汇报》则在4月6日的财经版聚焦飞天集团的盈利模型,报道称:“银河娱乐的稳定分红为飞天集团提供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2006年,飞天集团持有银河娱乐20%的股权,获得7亿港元分红;2007年5月完成剩余10%股权的交割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0%,按银河娱乐2007年目标净利润13。8亿港元计算,分红将达4。14亿港元,占飞天集团净利润的14。8%。这部分分红稳定且可持续,能有效对冲影视行业的票房波动风险,为A股上市后的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4月6日下午,王莽还接到了李家成的祝贺电话。
电话那头,李家成的声音温和而沉稳:“王总,恭喜飞天集团A股初审通过,这可是香江文化企业的大事啊!李氏集团之前说过要认购5亿港元的A股,现在初审通过了,我们的认购意向不变,你让天养义跟我的助理对接一下具体的认购细节就行,不用你亲自跑。另外,长三角影视链周边的地产开发,我们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了方案,4月15日我让地产部的张总监去香江跟天养礼对接,看看能不能尽快启动合作,实现双赢。”
王莽笑着回应:“感谢李生的支持,认购的事我会让天养义尽快跟您的助理联系;地产开发的合作也很有前景,长三角影视链建成后,周边的商业和住宅需求肯定会增加,李氏集团的地产经验丰富,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顺利。”
4月15日,天养义与南华证券的投行团队召开了Ipo发行方案的讨论会,确定了详细的发行细节:
-
发行价:定为12港元股,对应2007年预测净利润28亿港元,市盈率25倍,低于内地文化企业平均30倍的市盈率,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
发行规模:发行8。33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0%,募资总额100亿港元;
-
募资用途:50亿港元用于长三角影视链二期建设(包括古装实景街的建设、艺人培训中心的装修、特效设备的采购);20亿港元用于飞天院线内地扩张(新增15家门店,覆盖京市、粤市、川市、浙市等城市);30亿港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
申购时间:7月1日启动网上申购,7月5日公布中签结果,7月10日在沪市主板挂牌交易;
-
战略投资者:邀请李家成旗下的李氏集团、霍老旗下的霍氏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分别认购5亿港元和3亿港元,锁定期为12个月,这两家机构的实力雄厚,能增强其他投资者的信心。
阮梅这边,tVb的上市宣传短片也顺利完成。
4月8日,宣发部的小陈将初剪版发给了阮梅,短片的内容十分丰富:
开头是浅水湾基地的特效师在调试35mm胶片剪辑设备,设备的指示灯闪烁着绿色的光芒,旁边的显示器上显示着《英雄2》的特效画面;
中间部分是长三角影视链的施工场景,工人正在安装集装箱影棚的钢架,远处的特效实验室已经初具雏形,画面下方还配有文字:“2007年5月18日竣工,年产能100部影视剧”;
然后是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运营画面,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跨区域购票占比15%”“会员活跃度提升20%”的数据,旁边弹出中影集团的授权协议片段,标注着“每年500万港元授权费”;
最后是《大江风云》获“飞天奖”提名的颁奖画面,内地导演张导上台领奖,画面下方出现一行文字:“飞天集团,连接香江与内地的文化桥梁”,旁白是tVb着名的配音演员录制的,声音浑厚而富有感染力:“飞天集团,以资本为帆,以文化为桨,助力香江与内地文化融合,共创影视产业新未来。”
阮梅看后,只提出了一个修改意见:“在短片的结尾加上初审通过函的特写画面,再配上‘A股初审通过,预计7月挂牌’的文字,让观众知道我们的最新进展。”
宣发部立刻按照要求修改,4月10日完成了终剪版,并开始在tVb的黄金时段播放——每天晚上7点30分、8点30分、9点30分各播放一次,同时在香江的地铁、公交站台投放海报,海报上印着“飞天集团A股初审通过,7月沪市挂牌”的醒目字样,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