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2》特效制作与飞天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12月的香江依然温暖如春,
浅水湾影视基地却弥漫着与季节不符的紧张气氛,
飞天集团旗下所有特效团队正面临成立以来最重大的挑战——周星驰《功夫2》的特效制作订单!
这份价值八千万港币的合约是香江电影史上最大的单片特效合同,
相当于飞天特效部门全年预算的百分之六十五,
王莽站在基地最高点的指挥台上,
俯瞰着下方忙碌的景象,
十六个集装箱改造的临时摄影棚如同积木般排列整齐,
三百名技术人员正在同时进行数据处理,
计算机集群的嗡鸣声甚至盖过了海浪声!
周星驰的要求极为苛刻:
百分之百还原九龙城寨的每一个细节,
从剥落的墙皮到潮湿巷道里的青苔,
甚至要求精确到每扇窗户的破损角度都必须与记忆中的景象完全一致,
这对任何特效团队来说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王莽只是淡淡一笑,
他早已通过系统预见了这个机遇,
三个月前就开始秘密培训团队,
投入五百万港币升级设备,
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3d建模软件和动作捕捉系统,
虽然这些技术在当时看来已经相当超前,
但完全在2004年的技术范畴内,
只是香江电影人还很少如此大规模地应用!
天养生带领的技术团队已经连续工作了七十二小时,
他们分成三班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