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臃肿防寒服的科研员李婉瑜正将三支封装在液氮杜瓦瓶中的青蒿素晶种样本,转移至特制冷藏箱。
箱壁夹层填充着北大荒产的高密度脱脂棉,内嵌六块总重三十公斤的干冰砖——这是90年代长途运输活性生物样本的土法“恒温系统”,依靠物理隔绝与定时换冰维持低温,完美规避了gps追踪风险。
“冷藏车加装完毕。”
车队队长张振山的声音在库房回荡。
众人围着一辆解放牌厢式货车,车厢底板被切开,嵌入双层钢板焊接的暗格。
暗格夹层注入低温盐水,上方堆满冻猪肉箱伪装。
“就算x光扫描也只会显示冷链食品,只有撬开夹层钢板才能碰到样本箱。”
张振山用力拍打车厢,金属闷响中透着决绝。
车队驶入滇缅公路时,亚热带季风正卷着暴雨砸向挡风玻璃。
张振山紧握方向盘,后视镜里,三辆挂着云a牌照的东风卡车保持着半公里距离匀速跟随——那是边境中队派出的伪装护卫。
当车灯刺破澜沧江大桥的雨幕时,对向车道一辆失控的渣土车突然甩尾横挡。
“轰。”
张振山猛踩刹车,冷藏车在湿滑路面失控旋转。
后方伪装护卫的东风卡车被两辆从岔路冲出、加装防撞钢架的越野车狠狠别停。
桥头阴影中,四名黑衣佣兵肩扛rpg-7火箭筒半跪瞄准,弹头在雨幕中拉出炽白的尾焰。
“弃车。”
张振山嘶吼着撞开车门。
第一枚火箭弹将头车护卫炸成火球,飞溅的汽车碎片击碎冷藏车侧窗。
安保员老陈刚举起56式冲锋枪,就被狙击子弹击中。
张振山翻滚到桥墩后,抽出暗格中的样本箱塞进江边礁石缝,随即抓起牺牲战友的枪向佣兵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