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评估:无力回天
jxx的消耗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魔联军确实在阿登森林和巴斯托涅流了大量的血。然而,敌人拥有的资源远超预估,而盟军的力量,特别是关键的装甲预备队,则在持续的消耗中先一步见底。帝国及其盟友已经无力发动任何大规模的反击,甚至连稳定一条新防线都变得异常艰难。战争的天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魔联军倾斜。接下来的罗希福尔防御战,将不再是“能否挫败敌人进攻”的问题,而是“能否在陷落前让敌人付出足够代价”以及“能否有序撤退避免全军覆没”的绝望挣扎。整个战区的命运,悬于一线。
魔联军攻占巴斯托涅后,其装甲矛头并未停歇,而是沿着历史上的主要进攻轴线,向西北和正西方向迅猛推进。整个盟军阿登防线南部彻底崩坏,撤退演变成一场灾难。
1。
血染乌尔特河:罗希福尔东岸的绝望阻击
魔军主力沿N4公路快速西进,兵锋直指罗希福尔。帝国守军仓促间在城东的阿韦讷
高地组织防线,试图利用地形阻滞敌军。
魔军的进攻始于黎明前的炮火准备,密集的火箭弹和重炮炮弹将阿韦讷高地的雪地与树林炸得一片狼藉。天色微亮时,伴随着大地的震颤,魔军装甲集群的身影在硝烟中显现。打头阵的是数台庞大的骑士机甲,其后是成群的黎曼·鲁斯坦克。
守卫高地的是帝国第101装甲实验师的一个残破装甲营和法希瑞志愿军的一个步兵团。隐藏在反斜面阵地的“猛犸”虎王坦克待敌军进入有效射程后,才发出怒吼。电浆加农炮的蓝色光球划破晨雾,精准地命中一台骑士机甲的胸部装甲,引发剧烈爆炸。但魔军的反击更为猛烈,骑士机甲的重爆弹和坦克主炮的火力覆盖了帝国阵地,一辆“犀牛”谢尔曼瞬间被撕碎。
法希瑞战士们依托散兵坑和临时挖掘的战壕,用反坦克火箭筒和重机枪向伴随的魔军步兵猛烈开火,将其压制在阵地前。战斗陷入胶着,阵地前堆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和燃烧的载具残骸。然而,魔军投入了新的生力军——数台变节的帝皇毒刃超重型坦克出现在地平线上。其恐怖的火山炮一次齐射,就将高地一侧的整个机枪阵地连同山岩一起夷为平地。守军防线开始动摇,通讯中充满了绝望的呼叫和牺牲前的呐喊。在损失了绝大部分重型装备后,残存守军不得不放弃高地,向乌尔特河大桥溃退。
2。
侧翼洞开:圣于贝尔陷落与利布拉蒙的危机
在更南侧,魔军一部在几乎没有遭遇像样抵抗的情况下攻占圣于贝尔,随后兵分两路,一路沿N4公路向利布拉蒙,一路沿N89公路向讷沙托
快速穿插。
这是一场闪电般的追击战。魔军的装甲纵队在公路上狂奔,追上了正在撤退的盟军后勤部队和溃兵。场面惨不忍睹:魔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用机枪和火炮扫射公路上拥挤的车辆和人群,爆炸声、哭喊声此起彼伏。帝国少量负责断后的“犀牛”坦克在路口进行了一次悲壮的阻击,但很快就被绝对优势的敌人淹没。利布拉蒙的盟军守军(主要是巧克力国后勤单位和少量工兵)闻风丧胆,未做坚决抵抗便开始焚烧物资准备继续西逃。通往盟军后勤中心阿尔隆的道路已然洞开,整个南部战线面临崩溃。
3。
北线压力:马尔什地区成为焦点
在北面,尽管盟军部队仍在马尔什
周边顽强抵抗,但巴斯托涅的失守使得其南翼完全暴露。魔联军从巴斯托涅地区派出的装甲侦察部队已出现在马尔什以南的奥通
附近,与守军巡逻队发生交火。马尔什的守军不仅要顶住北面魔军的压力,还要时刻警惕来自南方的侧翼威胁,防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时可能被夹击。
4。
帝国困境:战略要点的丧失与反击的无力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帝国指挥部弥漫着绝望的气氛。地图上的红色箭头正从多个方向逼近乌尔特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