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银色
ZIppo
打火机,表面有轻微划痕,边缘沾着少量淤泥,与前期勘查时在下水道井口发现的打火机特征完全一致。“打火机表面无明显指纹残留(可能被淤泥破坏),但内部仍有少量汽油残留,说明近期被使用过。”
张林将打火机装进证物袋,“这枚打火机可能是死者的随身物品,可通过打火机的生产批次、销售渠道,结合死者的年龄、衣着特征,排查失踪人员信息,确定死者身份。”
解剖接近尾声时,张林对所有发现进行汇总:“综合体表检查、尸体现象分析及内部解剖结果,死者系生前遭受他人扼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时间为
8
月
23
日凌晨
2
点至
4
点;末次进餐时间为
8
月
22
日晚上
9
点至
11
点;致伤工具为黑色尼龙材质软性索状物(如尼龙绳);死者生前无明显抵抗,可能与凶手相识或处于无防备状态;随身物品仅有一枚
ZIppo
打火机,未发现身份证、手机等能证明身份的物品,推测凶手为掩盖死者身份,刻意清理了其随身物品。”
林晓整理着解剖报告,将关键数据一一核对:“颈部扼痕的尼龙纤维、胃内容物样本、打火机及残留汽油、心脏和肺组织的病理切片,都已标记送检,预计明天上午能出初步结果。尤其是尼龙纤维的成分比对,如果能找到来源,或许能锁定凶手使用的作案工具。”
张林摘下防毒面具,脸上残留着消毒水的味道。他看着解剖台上被重新覆盖的尸体,心里清楚,这份解剖报告不仅确定了死亡时间和原因,更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