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8
日发过条动态,说‘有些人练肌肉是为了保护别人,有些人是为了欺负人’,配图是个戴安全帽的男人背影,定位在国道施工段。”
讨论到正午时,阳光已经爬过窗台,在地面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我觉得凶手是熟人,”
李明突然开口,搪瓷缸在桌面上转了个圈,“知道他的健身路线,熟悉涵洞环境,甚至可能知道监控盲区。”
他指着照片里的咖啡馆:“从咖啡馆到涵洞
3
公里,开车
5
分钟,步行
30
分钟,凶手很可能是开车接送张宝山过去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能搬动
30
公斤的石板
——
用了车上的工具。”
小杨的激光笔突然停在涵洞内的拖拽痕上:“这道痕迹起点在涵洞入口
3
米处,说明尸体是从车上搬下来后,再拖到涵洞内段的。”
他比划着拖拽的姿势,“拖拽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节省了力气,说明凶手对涵洞结构很熟悉。”
张林补充道:“死者指甲缝里的橡胶颗粒,与鞋印的橡胶成分一致,很可能是在车内挣扎时抓挠脚垫留下的。”
“下一步侦办方向有三个,”
李明把搪瓷缸里的茶水一饮而尽,“第一,查‘特殊学员’的真实身份,重点排查张宝山
5
月
9
日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