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突然指着创腔内的泥沙:“这些泥沙是生前进入的,还是死后被水流冲进的?”
“生前进入的泥沙会与血液混合,”
张林用显微镜观察样本,“这里的泥沙颗粒表面有血红蛋白附着,说明是生前伤,且受伤后仍有生命活动。”
他让小林提取创缘的皮肤组织,“做组织切片检查,看看有没有炎症反应。如果有,说明受伤后存活了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可能是濒死期或死后造成的。”
解剖持续到深夜,当最后一针缝合线穿过皮肤时,张林的额头已经布满汗珠。“死亡原因初步判断为溺水窒息,但不排除头部挫裂创加速死亡的可能,”
他在解剖报告上写下结论,“致伤工具为钝器,可能是涵洞内的碎石或砖块;死亡时间在
5
月
9
日晚
8
点至
5
月
10
日凌晨
2
点;死者生前曾被束缚,有溺水和头部外伤的双重征象,与现场勘查的拖拽痕迹、约束带残留完全吻合。”
小林整理证物时,突然在死者的夹克口袋里摸出块金属片,上面刻着模糊的数字
“37”。“这可能是某种编号,”
她举着金属片在灯下观察,“材质是黄铜,表面有磨损,应该用了很长时间。”
张林接过金属片,突然想起现场的尼龙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