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决的里正,既是地方管理者,亦是乡间德高望重者。刘备虽泄愤,却招致诸多不满。
更甚者,此举动摇了民心。
百姓不知刘备之艰辛,只见其上任后,粮食难觅,饥饿难耐,城中管制甚于曹军之时。
这与他们心中仁厚的刘皇叔形象大相径庭。
私下里,百姓对刘备冷酷无情、不顾民生的咒骂声四起。
刘备对此既怒且无奈。
诸葛亮只能无奈叹息:“百姓愚昧。”
接着,他又四处奔波安抚民众,并率军平定作乱的匪患。
方才,他刚刚处决了数十名聚众闹事的地痞,此刻急忙来向刘备汇报。
“主公,此法不可持久,若要安定民心,还需另寻良策,否则时间一长,必有变故!”
诸葛亮忧心忡忡地说。
刘备心中自然明白,却也束手无策。
面对数十万可能饥寒交迫的百姓,刘备焦虑万分,唯恐他们生乱。
尽管麾下有七万多士兵,但相比之下仍是微不足道。
更何况,一旦对百姓动用武力,他的声誉将毁于一旦。
他想起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最终失去民心,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相比之下,汉高祖的做法显然更为明智。
刘备无奈地摇头,转向诸葛亮:“军师可有良策?”
“其实,我也暂无良策。”
诸葛亮摇头,刘备不禁感到一阵沮丧。
“不过,在查阅典籍时,我偶然发现了一种可行之法。”
诸葛亮忽然说。
“真的?”
刘备闻言大喜,连忙抓住诸葛亮的手臂,“军师快说,是何妙计?”
“以工代赈!”
诸葛亮只说了四个字。
刘备听后一脸困惑,疑惑地看着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