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知晓,刘备在责怪他擅自应允鲁肃。
但他别无选择。
若不答应,难道坐以待毙?
庐江临长江,周瑜水战无敌。
且庐江兵力多属周瑜旧部,战事难以为继。
刘备终开口,语气略带埋怨:
“孔明轻率应允鲁肃,我如何向庐江士族交代?”
诸葛亮笑答:“主公以为,我答应前未曾深思熟虑?实则,我早有良策,定能妥善处理此事。”
“果真如此?”
刘备顿露喜色。
若能解决庐江士族之困扰,他前往江夏之路必将顺畅许多,也免遭背信弃义之讥。
“当然!”
诸葛亮应声点头。
随即,刘备换上笑颜,上前紧握诸葛亮之手。
“孔明,我非怪你,实乃对曹操设局陷害不满。”
“来,请坐,共商对策。”
刘备的热情让诸葛亮心中不悦顿消,含笑点头,道出己见。
“主公,庐江士族推您为太守,只为名利。”
“他们望借主公之力抬升家族地位,图谋升官发财。”
“正如主公昔日应允庐江士族,加倍回馈各家族即可。”
“主公试想,您初至江夏,身无长物,若携士族同行,郡中职位足以安顿他们,且江夏富饶,他们定会应允。”
“此举既助主公速控江夏,又无损失,何乐而不为?”
诸葛亮言罢,刘备含笑点头,深以为然。
他根基尚浅,无士族支持,难掌江夏。
得其助力,则可加速掌控。
然,刘备旋又皱眉。
他苦笑:“恐非所有世家愿赴江夏,难免得罪一些人。”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