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小说

迈腾小说>三国我只想当文官戏玉 > 第131章 两者皆不接受(第1页)

第131章 两者皆不接受(第1页)

两者皆不接受

“江夏本为曹军所据,献之江东亦无可惜,且曹军若有动作,江东自会应对,如此岂不省却诸多烦恼?”

刘备以为,稳妥行事为上。

虽失江夏之名,却能避曹军之锋,且还江东人情,得以名正言顺守庐江,不惧江东再索。

于他而言,此无失反得,两全之策。

至于天子诏书,不过虚名,表为江夏太守,实则城池已归江东。

此类事,刘备驾轻就熟。

诸葛亮闻言,大感意外,江夏要塞,岂可轻予?

他们不似曹操,坐拥数州之地,此等小郡,实为关键。

“主公,江夏乃荆州要地,得之可图荆州,再谋西川。”

“故而,江夏万不可失。”

诸葛亮恳切陈词。

刘备之言,确有道理。

献江夏于江东,益处良多,看似上策。

然庐江孤城一座,守尚可,攻则无力。

一旦江夏归江东,便受制于人。

他日欲取荆州,还需江东首肯。

否则,只能困守庐江。

“依吾之见,与其予江东江夏,不如还庐江于彼,主公接管江夏。”诸葛亮提议。

若必选其一,他更倾向于保江夏。

刘备摇头,转而问庞统:“士元以为如何?”

“主公,当取江夏。”庞统正色道。

“此地势险要,战略价值远超庐江。”

“且得江夏,方能与江东联手取荆州。”

“当然,主公亦可两郡皆据,但需留意江东动向。”

庞统表态坚决。

“唉……着实难以抉择。”

刘备长叹一声。

"我亦想两郡兼得,但江东必不允。"

"若弃庐江取江夏,恐得罪庐江豪族。曾许其诸多益处,一旦撤离,必招怨恨,于我不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