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孙刘联盟不可废,唯联手方能守江东。”
鲁肃苦劝之。
“子敬,岂能让刘备肆意妄为?”
周瑜无奈叹息。
“公瑾勿急,吾拟数日后赴庐江,劝刘备归庐江,江东另划地界予其驻军。”
鲁肃言道。
周瑜摇头:“子敬,你总怀慈悲之心。”
“刘备既得庐江,岂肯轻易还之?”
鲁肃微笑:“总得一试,还请公瑾宽限时日。”
“也罢,子敬便去一试。”
周瑜无奈应允。
孙权不允,鲁肃居中调和。
周瑜点头,抱拳转身离去。
然,伐庐江之事,他誓不轻言弃。
庐江之地,刘备近日似处祥云之中。
他日夜忙于政务,屡邀庐江豪族族长共商大计,许以厚报,望其助管庐江。
手下匮乏,治郡非易事也。
庐江旧官多源自江东,刘备对琐职不甚介怀。
至于要害之职,则非亲信不可托付,此乃无奈之举,却也是掌控庐江之关键。
数日间,庐江已尽在刘备掌握,江东欲夺回,难矣。
刘备深信,江东之军,不足为惧。
为笼络当地豪族,他许以重利,虽负债累累于未来,然刘备浑然不以为意。
此刻,兵强马壮,地广粮丰,刘备意气风发。
“主公,荆州有信。”
诸葛亮执扇徐步而入,刘备急起迎之,请其上座。
“情形如何?”
刘备面露焦虑。
庐江既定,江东之患暂息,而曹操之威,犹在心头。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