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到她,自己就会想起那夜在翠微殿见到的画面,心里便隐隐作痛。
易府朱门外,已是门可罗雀。
易云舒踏进大门,穿过寂静无人的游廊,停在了书房门前。
书房内,易望林正对着满墙舆图出神,案头的茶盏早已凉透。
易云舒轻手轻脚地走到砚台前,取过墨锭缓缓研磨,终了,才轻声开口道:“女儿不明白,父亲为何要主动辞官?周焕虽是易氏族人,但他贪墨渎职的罪行皆是个人所为,与我易家井水不犯河水。
再者,陛下念及您辅佐两朝的功绩,至少也该留您坐镇中枢。
”易老抚摸着案头的书页,缓缓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舒儿,锋芒过盛必遭折损的道理,你要刻在骨子里。
”“您的意思是,以退为进?”“正是。
若不主动退让,陛下迟早会借周焕之事对易家开刀。
若我此刻认罪,陛下心中自然解气。
看似示弱,实则将先机留在手中。
”“可往后重回朝堂,难道就容易?”云舒急得眼眶发红,“此举简直是自断臂膀。
倘若未来情势不容乐观,恐怕便没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易望林突然冷笑,笑声里带着经年的疲惫:“你可听过‘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云舒怔住:“女儿愚钝,不明白爹爹的意思。
”“这话是在半月前的勤政殿内,陛下怒斥端王时所说。
”易望林撑案起身,推开雕花窗,暮色卷着枯叶扑进屋内,“那时宫家尚未倒台,漕运贪墨案更未暴露。
”云舒悚然一惊:“这些隐秘……爹爹难道早就知晓?”“不是早就知晓,而是必须知晓。
”易老望着宫阙方向闪烁的灯火,声音低沉如钟,“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朝堂,装聋作哑是死,后知后觉也是死。
我退这一步,既是保易家周全,更是……”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等待最后的反戈一击。
”云舒转身欲唤侍女取药,却被易望林抬手制止。
易老喘匀了气息,沙哑开口道:“更何况,如今形势混乱,懂得行藏用舍,未免不是好事。
”“您说的是,前段时日宣王府外的刺杀一事?”“正是。
出手救出宣王的,是逍遥居。
”云舒惊道:“竟然是他们?”易望林压低嗓音:“此事牵扯柔然,更关乎大夏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