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望林面容淡笑,他说话语速虽慢,但气势却笼盖四野。
众人见他开口,神色皆有所变动。
宇文泰眼中眸光渐冷,宫询与身旁的田咏对视一眼,后者狡猾一笑,开口道:“想来易大人定是有所指教了。
”“田大人谬赞,老夫不过是略知皮毛的门外汉罢了。
今日六部齐聚,机会难得,兵部、户部有什么难言之隐,这次索性也一并全说出来。
陛下,臣方才听闻诸位高见,心中颇有一些浅薄见解,不吐不快。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此事积弊已久,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臣以为,当下粮食短缺、运粮拖延皆为表象,只有建立完备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臣建议,设立专门督粮官一职,负责统筹调度粮食事务。
陛下一向圣明,洞悉朝堂诸事,定能保我朝民生安稳、边疆无忧。
”一旁听着的郑仪脸色放缓,而兵部的白韬却拧紧了眉头。
只听皇帝赞许道:“易先生所言极是。
”他扫视群臣,最终落于郑仪身上,“督粮官一职由户部牵头设立。
户部掌管国家钱粮,对此事责无旁贷。
”郑仪正欲开口接应,宇文泰反先奏道:“父皇,此事兵部亦当承担重责。
前线战事紧张,兵部责无旁贷,愿与户部共同设立督粮官,协同办理军粮事宜。
”话音刚落,伯喻又抢先奏道:“二哥所言极是。
户部虽掌钱粮,但前线战事瞬息万变,兵部对前线需求更为熟悉。
督粮官一职当由兵部任命,户部当协助兵部,确保军粮供应无虞。
”皇帝颔首一笑:“既如此,朕便依尔等所请。
督粮官由兵部设立主导,户部协助。
泰儿,喻儿,你们要齐心协力,确保我大夏前线士兵的安危。
”二人齐声道:“是!”会谈结束后,杨柯垫着脚、昂着头在一众蓝绿中搜寻着伯喻的身影,忽然肩上被人一拍,杨柯回头一看,“公孙大人!”“嘘!”公孙瑶将手指放在嘴边,又轻挥手指示意跟她进入偏殿,“你再往前够够,就要跪到陛下跟前儿去了。
对了,你跑来这是要送什么?”杨柯将手里的文书递给公孙,公孙提醒道:“我们内廷女官不便接近外廷官员,这种时候注意避讳。
”杨柯忙点头,她又想到自己在奏疏上的所见:“公孙大人,不知您是否听闻军粮拖延一事?”公孙翻着手中的文书,脸上露出惊讶:“你是从何得知?”杨柯缓缓道:“我也是整理兵部奏疏发现的。
这月的运粮频频拖延,但是书册上记录的缘由都交代得含糊不清,也不知是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