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尚书内省的内司徐英,”伸手示意身旁的女子,“这位是御侍令公孙大人。
”听到公孙二字,杨柯一个挺身坐了起来。
徐英缓缓开口:“众人皆为京城中才貌出众的女子,今日我等前来,意在遴选更为拔尖者,纳入尚书局。
”有女子好奇发问:“公孙大人,尚书局究竟司职何事?”公孙瑶解释道:“简而言之,便是协助陛下处理六部政务文书。
但凡各类文书传入内廷,先由尚书内省负责收纳登记,而后呈递给陛下御览,或是代行批阅。
待旨意定下,形成诏令,再向外颁布。
”“可我们尚未接触过政务,哪里会批阅奏折?”“诸位莫要忧心。
待你们进入尚书局,最初会担任尚书女使一职,主要职责便是辅佐尚书作司。
尚书局平日里一应事务皆由她们统筹安排,而你们只需听其指引即可。
”“好了,这些问题留着以后再问。
”徐英不耐道,“我们到这来不是解答疑问的,是来选人的。
”众人脸色露出不耐,但碍于身份又不好发作,只有小声嘀咕。
徐英缓缓肃然道:“各位如何理解‘以天下为己任’?”全场安静了一瞬后,坐在可馨举手:“以天下为己任,自是要凭高远瞩,以我之智为万民谋福。
”徐英点头称赞:“不错,那你认为要如何为万民谋福?”杨柯抻着脖子去瞧公孙,她似乎并未在听二人的对话,悠悠晃着折扇,视线飘到了后墙的丹青上。
杨柯顺着她的视线转头看去,左瞅瞅右看看,半天也没瞧出什么名堂来。
“杨柯,你有什么想法?”杨柯浑身一震,回头一看,徐英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明明坐在最后一排,怎么还被点名点上了?杨柯结结巴巴地开口道:“若大人觉得对,那便是对,若大人觉得不对,那便是不对。
”四下里嘀咕声响起:“她说什么呢?”“听说此人是甲等进来的。
”“这就是甲等的水平?”一直沉默的公孙瑶开口道:“那你自己如何认为?”杨柯想也没想便答道:“只有傻子才会这样想。
”“不得无礼。
”徐英眉头拧起,“你重新回答一遍。
”“徐大人,这就是我的想法。
”话音甫落,场子里议论声又纷纷四起。
“这人到底什么来历?”“她是李元李太傅的关门弟子啊!”“怪不得呢。
”公孙缓缓问道:“为何你觉得傻子才会以天下为己任?”杨柯嘀咕道:“光凭一个人怎么能管得了天下?又不是皇帝……”徐英喝道:“放肆!”公孙抬手示意:“让她继续讲。
”“若所有人都愿意以天下为己任,但科考随随便便就能考上?若考不上怎么能以天下为己任呢?可考上了以后,默默无闻、庸庸碌碌地做一个卑微的小官,又怎么能以天下为己任呢?”徐英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勤奋读书,努力晋升,方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