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在评论区里竟然有官方下场了。
“华清大学繁华文学社:博主把三行情诗大赛,抬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爆赞!”
“京城大学未名文学社:看了博主的情诗,我激动地想跳进未名湖!”
“震旦大学沪上文学社:你的才华真让我嫉妒,啊啊啊!”
……
许念安数了数,总共大约有四五十家全国各地大学的文学社都在他的作品地下评论。
这些文学社的摇旗呐喊,为他吸引了来自全国大学生的流量。
要知道我国在校大学生至少都有几千万,这些大学生正是网络短视频平台的主要用户。
有了他们的引流,作品热度自然是一飞冲天。
“别人给我引流,我自然要投桃报李呀。”
许念安在这些官号下统一回复:“感谢大大鼓励,仰慕各位大佬已久。”
“甭管话真不真,先给足别人面子再说。”
他点开自己的主页,发现粉丝数也在飙升,已经从800多增长到快一万粉丝了。
私信里有求交往的,求合作的,借钱的。
甚至做微商、卖假鞋的出5000块让他在评论区和作品简介做广告。
若不是许念安昧不过良心,还真想考虑考虑。
“流量时代,只要有流量,钱就像树叶子,伸手一揽,就大把大把地来,难怪大家都想当网红。”
许念安犯不上为这点钱去做这些事,若是好好运营这个账号,以后未必便不能吃互联网这碗饭。
可别忘了,我可是有系统的!
许念安点开三行情诗的话题,现在热度最高的是一个叫江州的青年作家的作品。
他的作品发布不过两个多小时,就有七万点赞。
热度第二的就是许念安的作品,第三是文学博主白小白的作品,四万点赞。
再往后就只有一两万点赞。
许念安看了看排在前几位的作品,发现和自己那首诗比,不论是立意还是韵味都差不少。
看来自己有望保持目前的优势,有了这些文学社的引流,争第一也不是不可能。
“创作大赛,自然还是要看作品说话的。灵感药丸创作的诗作那一定是最顶级的,绝对没有任何作品能超过它。”
“许念安,发啥呆呢?上洗手间不?”
杨康看着许念安在那幻想,忍不住叫了一声。
今天自己的同桌怎么这么奇怪,不是发呆就是在那搞什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