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确有其能,草船借箭之计,从曹操处巧取十万箭矢,一时传为佳话,也让他在孙刘联盟中名声大噪。
然而……
有他在,定不让诸葛亮如愿。
曹操心存疑虑。
他盘算过,制造十万箭矢需大量工匠,耗资不菲。
刘备兵力薄弱,不足万人。
诸葛亮号称卧龙,智谋过人,断非空谈。
他猜不透诸葛亮的目的。
“军师,可知诸葛亮何意?”
曹操向苏晨求解。
“诸葛亮造不出箭,却能借。”苏晨笑道。
“借?”曹操愕然,“谁会借?十万箭非同小可。”
“自然是丞相您,诸葛亮会向您借,且借了不还。”
曹操愈发不解。
为何要借箭给诸葛亮?其中有何深意?
“军师详说,孔明如何借箭?”
曹操料定孔明必有妙计,只是尚未参透。
“此事与天气紧密相关。”苏晨点头,问曹操:“近日清晨天气如何?”
曹操忆起清晨景象,答道:“雾气极重,目不能及远。”
言罢,曹操稍一思索,恍然:“莫非孔明借箭,与这浓雾有关?”
“正是。”
(请)
n
生擒诸葛亮
苏晨暗叹曹操聪慧,稍加点拨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