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小说

迈腾小说>诸葛亮北伐路线现代地图 > 第二十一章 海运代漕好处多(第2页)

第二十一章 海运代漕好处多(第2页)

这就是要纳入管辖,方便收取商税了。

几名商贾互相看了几眼,还是那名老成之人出言作答:“大郎君行事公道,小老儿也看在眼里,因此并无异议。”

刘淮知道,一旦开始海贸,如此广袤的海岸线,肯定会有人想要走私逃税。

没准面前这名拍着胸脯保证的老者就在心中已经打着此等主意了。

但他不在乎,与海贸的好处相比,这些走私只能算是癣肤之疾。

刘淮再次点头:“第二,我知道海上的情况,尤其商贸兴起之后,海盗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你们这些人原本就是海商,家中有兵刃乃至于盔甲都很正常,但他们都得入军籍,否则视同谋反。”

此话刚落,大部分商贾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有四人脸色一变,神色紧张起来。

刘淮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却假装没有看到。

说句难听的,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越难以发展海运。

因为大海与河流不同,河流再宽,也是在陆军武力投射范围之内,但大海实在是太广阔了,有很多地方是权力真空的。

但是权力讨厌真空,真空会产生新的权力。

就是海盗。

更恶劣一点,是时候官家水军跟海盗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海商想要生存,就得需要武力,否则出海就是为海盗送肉吃。

也因此,一艘船上的青壮水手往往都是能打水仗的武士,他们有刀有枪,乃至于有盔甲。时代再往前发展,他们还会有火枪大炮。

好了,现在你是一个沿海县的县令,按照编制,你只能控制二百多土兵弓手,但在你县里有个大海商,他有十条大船,一千多职业水手,上万人靠他吃饭,有刀有枪。

那这个县是县太爷说了算,还是大海商说了算?

朝廷中枢会如何认为呢?

可能会有人问,如果发展海军来压制海盗,岂不是可以解除海商的武装?

很遗憾,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发展海军,必须得有水手与海船,单靠海军那点编制,根本不可能让造船厂与水手行业生存。

对于这个情况,历史上的带英已经给出了答案。

让商船上的水手作为水军的补充。

事情又绕回来了。

没有海商,无法有海军;没有海军,海上说了算的就不是国家了。

刘淮与几名心腹商议之后,他们面对这种新型课题也有些迷茫,到最后也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控制海上的武装力量,以此来作裱糊了。

至于之后发展成什么模样,谁的心里也没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